年二十六歲的邱妙津,儘管是位女同志,女同志也是人哦,也和其它人擁有愛慾貪嗔癡,並不因為性向的定位特殊,感情觀就得和一般人形成兩極化的狀態,抑或是另類的價值觀。

  咀嚼著這位多愁善感的女作家的字句,她的情、她的愛,純真、執著、癡心,同時不亞於瓊瑤小說裡,那般轟轟烈烈、海誓山盟的激情,兩個人一個世界、天長地久的廝守她也曾經渴望過、嚮往過,奈何天不從她願而已,愛得多總是傷得重,她所唯一完全獻身(奉獻)的那個人背棄了她。

  書中的人名都是作者對她們的代稱,摯愛的是絮,閨中密友兼「紅粉知己」是小詠,邱妙津的世界裡除了雙親、姐姐、乾妹之外,偶然停在她的波心的學姐、學妹、在法國認識的女性朋友等,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來往對象,在《蒙馬特遺書》裡,真正的主角是絮和小詠兩位女伴。(但書末出現的Zoë,是不是絮的別名?或是另有其人?)

  邱妙津因愛而生、為情而亡,她和絮在思想上是對兩極化的戀人,我們不否認的她們曾經海誓山盟,有過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愫,當價值觀南轅北轍之際,恐怕就是她們同床異夢的導火線,首先,邱妙津在法國境內遷居產生了歧見,而後絮和家人不約而同帶給她的抨擊煞是劇烈,很快的她們在內心世界裡起了重大的化學變化,邱妙津對情感主張心靈契合,佔有對方之餘,仍渴望共赴精神層次的最高境界,絮做不到,最後率先背棄對方的,仍然是絮本人,而邱妙津本人了無怨懟,弱水三千只為絮,被動地承受這段感情所帶來的凌遲傷害。

  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纖纖筆觸之下情感熾烈、激昂,文字又不失為冷靜、理智,憂傷但不足以達到情緒化,是風雨前的寧靜嗎?對於一個準備好從容赴死的行囊,的確是,她好言相勸、癡心絕對,自始至終以柔性的訴說、類似長者的姿態「引導」著絮,更沒有軟硬兼施的脅迫或恩惠,多年的情感覆水難收,邱妙津付出太多、執著太深,為感情紮下一份厚實的基礎,充滿包容、諒解與關懷,而眼前卻是若即若離的絮,對她來說,她正是一個對絮冥頑不靈的愛情傻子。

  真正讓邱妙津對死神投懷送抱的吸引力,恐怕是肇因西諺或西洋文學,邱妙津醉心西洋文學已久,浸淫其中,自得其樂,其中致命的吸引力要屬尤瑟娜和她的著作《阿德里安回憶錄》(見P.73、74),尤瑟娜是女同志作家,而《阿德里安回憶錄》也是為同志而寫,滿腔的柔情為另一半奉獻,但不為變心而殉情,唯一的悵憾,她決心如法泡製,邱妙津為情變而義無反顧,掩不住澎湃的情感,不在乎形體的消滅、形容憔悴、枯槁,全然的為絮而獻祭,向死亡奔去。(恐怕尤瑟娜要說我是無辜的)

  我曾經質疑,這些書信是她自殺的預告(提示),如今掩卷喟嘆,更加的篤定《蒙馬特遺書》是她迎向死亡的進行曲,已經變了心的戀人,可有想過存在舊情人內心的一絲乞求與傲氣?固然付出處在矛盾的前提下正在天人交戰,只是她又何必,不另尋覓一個春天,再愛一場,非得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

  兩人曾經餵養的寵物已逝,她曾經開門見山的說「獻給死去的兔兔與即將死去的我自己」,後段文字坦白說較為驚悚,也不大能讓世人接受,因而充其量的,本書正是她對自己的生命做出死亡的宣告,一首極緩慢的旋律就要劃上休止符,視死如歸的意念,昭然若揭。

  《蒙馬特遺書》,它不只是遺書,還是情書。紙短情長,全部構築在邱妙津的情與愛之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她的感情觀其實與常人無異,早慧早熟的心靈早已滋養出成熟的愛苗,超齡的成熟是絮比不上她的,若是要對她雞蛋裡挑骨頭,那麼,該說她千不該萬不該地選擇死亡,無懼身體的病痛,選擇死神做為她永恆的伴侶。

  另一方面,假如沒有絮的出現,說不定小詠就是她的伴侶(如果小詠願意的話),說不定邱妙津的人生產生逆轉,更毋須走上死亡的不歸路,而是一位不惑之年的熟女。

  我想,若以邱妙津的愛情世界做為主幹,改寫成一部愛情小說,再搬上螢光幕前粉墨登場,說不定也能和瓊瑤的愛情連續劇一樣坐享高收視率。







關於本書-
 書 名:蒙馬特遺書
 作 者:邱妙津
 ISBN:986-7108-79-5
 出版社:印 刻
 頁 數:195頁
 出版日:2006年10月

*延伸閱讀-
 
邱妙津,傳奇女作家

本文瀏覽人次:
Counter Stats
gold coast gardeners
gold coast gardeners Coun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