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納海是生於伊朗的猶太人,目前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寫作的課程,作品中有濃濃的中東風情,第二本作品《天使飛走的夜晚》寫在她的故鄉伊朗,時間落在何梅尼政權之前的君主專權,比起瑪莉娜.奈梅特筆下的《德黑蘭的囚徒》,以何梅尼掌權的時間做為舞台要早上許多,20世紀的伊朗,民不聊生,無論是國王還是何梅尼掌權,政治動盪不安,都是不爭的事實,從極權走向民主的過程,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辛苦莫名。

  《天使飛走的夜晚》詮釋的是一則關於女系家族的故事,故事線循著女性的路線進行,和維多莉亞.希絲洛普的《孤島戀人》大致相同,戰亂中寫盡祖孫三代,主角羅珊娜母女,和她的外婆、母親、姐妹,羅珊娜不是在戰亂中茍活,而是在迷信和詛咒當中不斷地逃亡,逃開長輩們的虐待,茍延殘喘過日子,最後在逃亡之中變成習慣,無形之間,羅珊娜在長輩的迷信當中對號入座,「總算」是應了長輩們口中的因果循環呢。

  最離奇的是,羅珊娜所身在的家族,每一代都有一位女性成員逃家,下場都是無比淒涼,代代之間都有說不出的苦,到了羅珊娜這一代,長輩們卻「看上」了羅珊娜,彷彿詛咒會遺傳,或者是可以指定送給誰,讓羅珊娜中了大獎,導致她的一生歷盡滄桑,加諸在她身上的包袱無比沉重,這個母系家族向來消極,親情之間非常冷淡、陌生,三代之間,外婆、母親和女兒的互動太少,自然也很少往來,這樣的情形,倒不如諷刺她們身為女性,心裡有著歧視女性,重男輕女的性別差別待遇,才是造成羅珊娜的悲劇。

  除了她們錯誤的觀念,伊朗當地的回教文化(穆斯林)也是詭譎的可以,是回教國家以外的人們匪夷所思的,從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以及其它以回教國家做為背景的小說等看來,真主阿拉是否能帶給祂的信眾們幸福,或是在困頓中得到救贖,似乎讓人懷疑。

  生活同樣和羅珊娜坎坷不好過的,她的姐姐(月亮)蜜黎安顯得堅強,很積極的過自己的生活,哪怕是自己養育了不肖的子女,女人當自強,一代要比一代堅強,她是回教女子的典範。

  作者悉心打造的每位女子,她們的身上都有一段故事,每段故事互相串連,誠如現代版的一千零一夜、愛說故事的薛拉莎德王妃,時時將故事裡賦予奇幻、新穎的況味,似乎告訴我們,活在伊朗當地的人們日子辛苦,但在他們心中的想像力,正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



天使飛走的夜晚的作者和各版書封-










關於本書-
 書 名:天使飛走的夜晚(Moonlight on the Avenue of Faith)
 作 者:吉娜.納海(Gina B. Nahai)
 譯 者:李靜宜
 ISBN:978-957-326-499-6
 出版社:遠 流
 頁 數:448頁
 出版日:2009年7月31日

註:本文是遠流出版所舉辦試讀活動之讀書心得,感謝主辦單位!

*延伸閱讀-
 
《天使飛走的夜晚》試讀招募
 吉娜.納海 個人官網(英)
 
維基百科 吉娜.納海(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