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朗籍女子瑪麗娜.奈梅特(Marina Nemat)寫下《德黑蘭的囚徒》(Prisoner of Tehran)的真相後,立刻在全球引起一陣轟動,看完書介後,意識到每個國家幾乎都有極權統治的過往。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真箇是帶給人們無邊的浩劫,以及和平的可貴,以本書而言,伊朗的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政權就是一段血淋淋的歷史。戰爭和極權不能帶給人民幸福,更遑論是國家的進步,不會前進,只會後退,聽其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兩伊戰爭的炮火摧殘,伊朗和伊拉克各自過著人間煉獄的絕境,長久以來宗教和民族等種種的分歧,人民得不到救贖,統治者耽溺於戰爭,餵養一群宗教狂熱份子,阿拉伯世界簡直不可理喻。

  時勢固然造就英雄,英雄的底下要犧牲多少人?免不了造就枉費工夫的遺憾,作者瑪麗娜是何梅尼政權底下的受難者,極權統治帶給她的負作用,在她的前半生留下一個醜陋不堪的印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坎坷難行,莫過於此。

  瑪麗娜來自一個信仰俄羅斯東正教的家庭,對照伊朗國境內信奉回教,東正教是基督教的古老教派,奈梅特一家就是異教徒,她個人是天主異教徒,宗教可以帶來不同的生活觀,可以製造許多殊異。十六歲那年,她在學校的刊物上批評了執政者,又要求數學老師認真上課,不要只是一味地佈道《可蘭經》,要求老師認真上課其實沒錯,作者身為異教徒,想來對可蘭經缺乏興趣,但她臧否執政者言辭太過犀利,讓我們外人認定的,伊斯蘭革命成功後,當時的政治環境處於極權統治的狀態,她旋即鋃鐺入獄,成為最年輕的政治犯之一。

  命運不斷地攪動瑪麗娜,她在德黑蘭的艾文監獄裡慘遭刑求的虐待,假設一個沒有未來的囚犯是放入咖啡裡的調味奶精,巨大的湯匙不斷地翻滾,然則她只能在咖啡裡慢慢地溶解,被動地接受擺弄。最弔詭的是,衛兵阿里愛上她,自稱他的父親認識何梅尼,透過關係、走後門可以讓她免於判處死刑,她做了阿里的秘密新娘,從艾文監獄轉到了另一個囚室,因為阿里還威脅她,如果不從,就要對她的家人不利。灰色的過往何其悲哀,慘絕人寰,淒淒慘慘淒淒,未來又被捏在別人的手裡,生命像螻蟻般一文不值,隨時一掐就可以送上死亡。

  我們為她的過去感到心痛、難解,戰爭和極權原本就是一個錯誤,帶給人們什麼樣的不幸,無法預知,生在幸福的國度裡,並如作者所言,勇於承認錯誤並記取教訓,如同明仁天皇的大智大勇,向國際道歉,但絕非渲染誇大過去。衛兵阿里真的愛她嗎?著實矛盾,倒不如說他是個喪心病狂;革命過後的政權,是否穩定,是否讓人民放心,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她是囚犯嗎?還是政治激進份子?還是狼狽的亡命之徒,其實她是個勇敢的鬥士;「如果」,有太多的「如果」,在當下可有「如果」可以選擇,未來的路從來都是單選題,不能更改;作者的兩任婚姻實在差太多,前者是主人與奴隸的關係,後者是兩性平等,還有體諒與尊重的釋然。

  嫁給阿里可以得到幸福嗎?面對處死和嫁給不愛的人,怎麼選擇?反觀獄友並沒有選擇,她還有!免於一死的劫難只是透過另一個威脅換來,處在死亡和恐懼的當下,為了求生,哪怕要茍且偷生,為了顧及家人的安危,嫁給阿里似乎是唯一的路,明明不愛這個陌生人,毫無一絲情感,他還是只會威脅囚犯的下流衛兵,狂熱的宗教份子,並不是生命中的救贖,更不是汲取美好憧憬的契機,活在生死交迫的尷尬地帶,在妥協之餘,堅強地活下去,秉持著「等待」和「希望」,才有逃離阿里的魔掌的機會。

  讓我不明白的,作者何須等到母親過世才能撰寫本書?家人對她的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或許在書裡可以得到解答。

  《德黑蘭的囚徒》是瑪麗娜前半生的自傳、回憶錄,更是政治和宗教分歧,擦槍走火之下的產物,透過本書,讀者必須要領略到的,戰爭和極權只能帶來不幸,和平和民主才能長久,藉由木已成舟的回憶,回憶不能改變,轉而將自己推向陽光燦爛的未來,學著向作者看齊,不折不撓,勇敢地活下去,不為命運屈服,她更鼓勵所有的讀者,瞭解

人生的真相是:既然「如果」改變不了過去,我們就得找到勇氣,根據已經做出的決定,好好活下去,並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我們都得在過去中不斷地穿梭,有過去才有未來,時間從不為誰停留、不為誰眷戀,但有把握當下,勇往直前,才是真正的信條,從瑪麗娜的身上,我們看見的,是一顆勇敢果決的心,她是一位無比堅韌的奇女子。







不知道德黑蘭在哪裡嗎?請點我









註:中文版封面來自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博客來 德黑蘭的囚徒
 反伊朗政權 何梅尼之孫公開挺美
 中時藝文村 德黑蘭的囚徒

本文瀏覽人次: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96.11.28公佈贈書名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