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余華:我曾討厭、瞧不起魯迅 覺得他是被扶持的作家
2014年09月22日 08:51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余華

原標題:余華:我曾瞧不起魯迅作品

他順德演講首談曾“師從”的三位文學大師,透露年輕時的狂妄

南都訊記者李文波 上週六,在順德羅浮宮傢俱城,著名作家余華發表了《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的演講,他首次談到寫作途中曾“師從”的三位文學大師:川端康成、卡夫卡和威廉姆.福克納。同時他還透露自己年輕時狂妄,曾討厭、瞧不起魯迅的作品,但現在他感受到魯迅作品的偉大。

余華是受邀而來羅浮宮大家講堂演講的。羅浮宮大家講堂由南方都市報和順德羅浮宮傢俱城合辦,此前曾邀《非誠勿擾》嘉賓主持黃菡等文化名家前來演講。

余華1

學川端康成:優雅的表達比哭喊更有力

余華回憶上世紀80年代給文學雜誌投稿被退時的心情,“那些發表在雜誌上的並不比我寫得好,為什麼他們能發而我不能。”他寫小說之初,最先迷戀的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戰後,日本青年面臨各種心靈困境,但川端康成寫母親失去女兒,平靜地看著死去的女兒,給她化妝,說女兒像一張出嫁的臉。用這種優雅的語言更能表達母親的悲痛,不像傷痕文學,都是對‘文革’的控訴。這比哭和喊更有力量。”余華說,他從川端康成那學到對細物的描寫是如何有力量。

學卡夫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而余華後來覺得越是迷戀川端康成,模仿他寫作之路越窄。1980年卡夫卡的小說出現在書店裏,這位大師給他的啟迪更大。“天馬行空,根本不受現實邏輯的約束。我們寫人,出了門一定是街道,可是卡夫卡那裏,出了門可能就是在河裏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學威廉姆.福克納:最好的心理描寫是“沒有心理”

余華說他的第三位導師是美國作家威廉姆.福克納,“他在一部小說裏寫一個殺人者的心理狀態,太好了,就是寫這個人的感覺,後來我再回頭看《罪與罰》、《紅與黑》發現,最好的心理狀態描寫,是讓人感覺不到這是在心理描寫。”

不過余華強調,“學誰10%就夠了,90%是自己發揮。100%學別人,就是邯鄲學步了。”“有些作家對我的影響,現在才知道。這就像陽光對樹的影響一樣,你要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談魯迅:我曾覺得他是被扶持的作家

余華談到年輕時對魯迅作品的看法。“文革”時期,余華在課本上能看到的只有毛澤東、魯迅的文章。現在魯迅的文章逐漸從學生的課本上減少了。“我學了十年,反復的都是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總覺得魯迅是被扶持的作家,就像現在所說的炒作一樣。”余華說,他在1995年向收穫雜誌投稿,編輯打電話說他的小說像魯迅,“我說我比魯迅的作品好多了,當時很狂妄。”

而現在余華明白魯迅的作品是寫給那些生活有閱歷的人讀的,確實不適合兒時讀。他說,現在他重讀魯迅,感覺魯迅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責任編輯:楊海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余華 魯迅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