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嚴歌苓:慾望不強是我活著的準則(圖)


http://news.sina.com 2011年12月29日 00:19 北京新浪網

  閲讀提示:年少參軍,成為戰地記者,經過一次婚姻後旅美留學,成為著名作家,與失眠作鬥爭,嫁給美國外交官……豐富的人生經歷,讓嚴歌苓的創作順風順水,一些評論家和讀者對她的形容是“多産、高質”。近日,新浪女性與嚴歌苓進行了一次對話……

嚴歌苓

  海外華人女作家嚴歌苓(微博)根據一段史料創作了小說《金陵十三釵》,就在電影《金陵十三釵》熱映、同名原著備受關注之際,嚴歌苓的最新長篇小說《陸犯焉識》又登上了中國小說學會評選的“2011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榜首,這是嚴歌苓繼《小姨多鶴》之後二度問鼎長篇小說排行榜榜首。

  嚴歌苓的父親是著名作家蕭馬,繼母則是早年的電影演員俞平。1957年11月嚴歌苓生於上海,後跟隨父親蕭馬回安徽老家。12歲時,嚴歌苓如願考取解放軍成都軍區歌舞團,後執筆寫文藝作品,從此踏上寫作文途。

  1986年,嚴歌苓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此後的10年間,她寫出了《天浴》、《扶桑》、《人寰》等多部引起海內外讀者關注的長中短篇小說。

  年少參軍,成為戰地記者,經過一次婚姻後旅美留學,成為著名作家,與失眠作鬥爭,嫁給美國外交官……豐富的人生經歷,讓嚴歌苓的創作順風順水,一些評論家和讀者對她的形容是“多産、高質”。

  近日,新浪女性(微博)與嚴歌苓進行了一次對話,談《十三釵》、談創作、談生活。在嚴歌苓眼中,現在的生活是幸福剛剛好,自己活在這個世界裡的準則就是慾望不大,享受單純的日子。

電影金陵十三金釵


  談《十三釵》:電影拍得確實是震撼人心

  新浪女性:電影《金陵十三釵》正在熱映,您曾經表示過,對於看自己的作品改編成的影視劇,會産生類似“産後抑鬱症”的恐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嚴歌苓:就期望值來說,我不敢看根據我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如你所說,我對“親生”影視劇作品的抵觸,來自於類似“産後抑鬱症”的恐懼。不敢看,感覺會慘不忍睹,有時候過了兩三年的時候再看,會覺得還挺不錯的,如果馬上看,畢竟還有很心酸抓狂的時候,這個時候肯定會影響情緒。

  就像自然界的産後抑鬱症,別說是人類的母親會非常非常低迷,動物界也有莫名其妙地把小動物吃了的情況發生,如果我把産後抑鬱症的情緒帶進去的話,就沒有正常的評判了。

  不過《金陵十三釵》確實是震撼人心的。我的小說只是截取慘絶人寰的大屠殺中的一個剖面,而電影在給予了宏觀展示的同時,又切入剖面,因此它的展示更加具有視覺的衝擊力。

  《金陵十三釵》這部小說大部分是虛構的,但基於一些史實的記載虛構的。一個叫魏特林的美國女子曾經經歷了一次類似的情景,在她的傳記和張純如女士的《南京浩劫》這本書裡都有提及。但記載非常短,這就給小說創作留出了虛構的餘地。

  《陸犯焉識》:我並不是家族中第一個“憂”的人

  據嚴歌苓介紹,新書《陸犯焉識》這本小說的主人公是以她的祖父為原型的,身上既有嚴歌苓祖父的人生遭遇和精神寄托,也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和政治的夾縫中的艱難掙扎。

  新浪女性:談談您的新書《陸犯焉識》,這本小說主人公的原型是您的祖父,這位您從沒見過的長輩如何會在您心中有這麼清晰的形象?

  嚴歌苓:童年時,祖父的形象在我心中是神秘且偉大的。沒有産生將他的故事寫成小說的意願前,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了解他。我的祖父嚴恩春20歲出國留學,25歲獲得博士學位;記憶力驚人,幾個小時就能背下小半本字典;也是《德伯家的苔絲》中文版第一任譯者。

  他飽讀詩書,懷揣教育救國的夢想,卻不喜歡那時的圈子,不願意結黨營私。家庭生活也不甚如意,40歲時自己結束了生命。

  而我在美國留學期間,也恰好就在祖父留學時的大學。姑媽和父親都跟我說過很多祖父的故事,我後來在美國找到的祖父的學術論文也讓我對祖父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些都使得未曾謀面的祖父在我心裏有清晰的形象。

  新浪女性:通過了解祖父,寫他的故事,對您的影響或啟示是什麼?

  嚴歌苓:通過了解祖父、寫祖父的故事,我更了解祖父和自己。我認認真真地讀了祖父在經濟學方面的論文,知道他當時那樣憂國憂民,並企圖為國家畫一個藍圖。原來我並不是家族中第一個有“憂”的人,祖父曾“憂”過,我父親他們那代人更是無可救藥的憂國憂民的作家。

嚴歌苓6

  每一段人生經歷都是刻骨銘心的

  新浪女性:對於作家來說,您可以說是幸運的,因為您有着十分豐富的人生經歷,成長在書香門第,12歲參軍,後來成為了戰地記者,經過一次婚姻後,您去了美國讀書,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等等這些,您覺得哪一段經歷對您來說是最刻骨銘心的?

  嚴歌苓:每一段人生經歷結合當時的情景,都會是刻骨銘心的。一個作家的經歷和人生閱歷都會是她創作靈感的來源,我喜歡思考,喜歡傾聽別人的故事,再結合自己的想象,創作成我想讓讀者讀到的“好的故事”。

  新浪女性:作為一個旅居海外的作家,在寫國內的人物和命運時,視角會和身在國內的作家有所不同嗎?您自身的思維方式,是更多的傾向於西方的開化還是中國的傳統?

  嚴歌苓:雖然我在國外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是瓤子裡還是中國人呀。過去我總是想語不驚人死不休,現在已經過了那個階段,我越來越覺得樸實的寫作更難得。文字的華美不是文學的最高境界,寫什麼都不如寫對了重要。

  自然,中國文化對我的影響占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分量,因為沒有一個作品對我的影響像《紅樓夢》那麼大。我也讀過很多外國作家的作品,但這不可能跟我受到的母語教育相比。因為小時候讀到的東西最重要,那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讀到的東西都被吸收了。

  我覺得五四運動之後的中國現當代作家在創作方式上都或多或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就我個人來說,我如此喜歡《紅樓夢》,但我卻不是很喜歡章回體小說。我覺得章回體比較陳舊。中國的小說傳統只有一個形式,就是單線敘述,而我在形式上接收了西方作品的影響。


陸犯焉識~嚴歌苓  嚴歌苓的新書《陸犯焉識》 圖/扎西梅朵 周米


  創作時的我像一支燃燒的蠟燭

  新浪女性:您覺得您是個強悍的女人嗎?看到您的一些經歷,比方說在美國求學時,學業負擔很重,而您還要打工賺錢;晚上經常失眠,但白天還是精力充沛,作品很高産。您的這種堅韌源自於什麼?

  嚴歌苓:在創作時的我像一支燃燒的蠟燭,呵呵。因為燃燒得特別快,不能睡覺,創造力極高,很多時候都在寫作、都在思考,然後嘩一下就跌下來了。

  到浪峰的時候基本是一個蠟燭有很多捻子在燃燒,很多夜睡不着覺。我這個人還有一種病態,就是瘋狂地想象,特別是只有不多的素材時,要把它們黏合起來起來、豐富起來、立體化起來,對我來講非常開心。如果講的太具體了,我就覺得被綁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取捨。


嚴歌苓4  

 

  關於愛情:任何時代都有田蘇菲一樣拼命去愛的女人

  新浪女性:您說您是個不計較、慾望不強烈的人,有個與世無爭的好心態確實挺讓人羡慕的,這是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您也越來越看得開嗎?

  嚴歌苓:如今在德國定居的我過着簡單安靜的生活。我每天早晨一杯濃咖啡,然後帶着狗出門跑步,回來後開始寫作,一直寫到女兒下午放學回家。

  我很享受這樣單純的生活,沒有什麼雜念,慾望也不大。這一直是我活在這個世界裡的準則。

  有上市公司跟我說你每年創作一個電視劇,我給你多少股份,我說,不要了,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我現在的幸福剛剛好。

  新浪女性:您的作品《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田蘇菲,是個愛情至上、拼命去愛的女人,您認為現在的女人還可以像田蘇菲那樣去“愛的太笨”嗎?在這個“不太容易相信愛情”的現今,拼命去愛的女人是不是太傻、太容易受傷了?

  嚴歌苓:任何時代都有田蘇菲一樣拼命去愛的女人,而且都不在少數。就像我在《一個女人的史詩》封底文字中所寫:只有執着的人,才會愛得笨。有這樣的執着才能使人升入另一個境界,在那個境界裡有她自己的一套苦樂觀和榮辱觀,世界在於她是主觀的,所以反而是一種幸福。

  關於婚姻:先想到他——我一直這麼經營着

  新浪女性:任何人的戀愛、婚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您肯定也經歷過各種波折,那麼您覺得女人在愛情中是弱者嗎?

  嚴歌苓:人在每個階段對愛情的理解都不一樣,訴求也不一樣。十四五歲時,我對愛情的幻想是“模仿”,看過那麼多《戰爭與和平》之類的故事,很多時候,一場激情,就是荷爾蒙的推動而已,很快就會進入夢醒的感覺。

  這麼多年過去,我對愛情的理解是:愛情,是雙方價值觀的十分吻合。我所追求的不是驚濤駭浪,是陪伴,是雙方對婚姻、對家庭的經營和維護。

  女人在愛情中為什麼一定要是弱者呢?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用心經營和維護的婚姻及家庭,帶給女人的不會只有傷口,還有濃濃的幸福。

  新浪女性:您如何維護和丈夫的感情?據說您在家裏也是精心打扮,讓丈夫看到最美麗的自己,可是,素顔展現出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您怎麼看?

  嚴歌苓:不是說誰今天有了家庭,接下來就是怎麼糟蹋它。不是說誰今天有了婚姻,就不再去經營。對我的老公,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很精心地待他。如果家裏有一口牛奶,兩杯咖啡,我就會把這一口牛奶毫不猶豫地給他用,我喝一杯清咖啡。先想到他——我一直這麼經營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嚴歌苓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