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書說不完:《包公案》值得看

學生:王華潔

學校: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北宋官員包拯為官近30年,一生正直廉潔、不畏強權,深受百姓歡迎,而由他審理的冤案更在民間廣為傳頌。古人蒐集案件的故事作材料,整理成《包公案》。《包公案》一書充分體現了當時人民對包公的讚揚,更反映北宋人對貪腐無能的厭惡,以及對清廉且明辨是非之人的渴求。雖然故事未必完全真實,甚至略有誇大,但我們仍可從中學習古人的智慧。

我最喜歡故事為包公塑造的兩個形象:善用妙計和明察秋毫。

包公善用妙計,曾有農人的耕牛被割去舌頭,傷重難再耕作,於是稟告包公。包公吩咐他把牛宰殺,分賣給鄰人,並同時出懸賞300貫捉拿私宰耕牛之人。後有農人的仇人當告發者,包公即判斷出此人即是割牛舌犯人,並在其招認後依例判決。中國以農立國,人民務農為生,蓄意傷害耕牛在當時是十分嚴重的惡行。耕牛既已被割舌,賣掉至少可賺取金錢,添置必需品,而包公利用賣牛尋找嫌疑人,可謂一舉兩得,既可還牛主人一個公道,亦使農人得以維持生計。足見包公在判決時,不忘為受害者設想。

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有許多紛爭,但人們卻不懂得顧及兩方感受,或不會用巧妙的言語去緩解,而包公的處理方式,正是各人需學習的地方。說話時注意用詞,既清楚表達意思,又不要傷害別人,更能留下磋商的餘地。若免除負面情緒,又互相了解、溝通,紛爭還如何能再生?

包公亦明察秋毫,有人因恨而讓乞丐把金銀首飾放入別人的井中,再誣告別人偷盜之罪。包公得知被盜的首飾實為銅、錫所造,心下起疑。最後尋找乞丐,揭露真相。假若包公沒注意到金銀變銅錫的細節,結果又會如何?幸而包公是明察秋毫之人,才不致造成冤案。現今社會上充斥不同派別、類型的意見及不滿,但我們未必每每能判斷孰是孰非,或只是盲目認同某部分的看法,缺乏深思熟慮,輕易受主流意見影響。此時,我們更應向包公學習他的明察秋毫,多角度思考、觀察,不要偏信一面之詞,因為這樣只會掩蓋事實真相,使我們判斷錯誤,甚或會影響深遠。

《包公案》的文字並不算非常優美,但卻處處反映現實和正確的價值觀,值得一看。

中華書局編輯經理于克凌點評:包拯乃北宋人,距離我們生活的時代已有千年,同學仍能從其處事言行中得到擧發,可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古往今來的人事相去不遠。同學思想十分成熟,觀察、洞悉、理解、尊重確能令我們立身處世無往而不利,你有此識見,十分可喜!

 

包公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包公案 包拯 包公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