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友眼中的金庸:思鄉、篤學、愛吃麵

2015年04月25日 10:00:5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4月2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朱涵)60年前,金庸開始在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從此創造了一個他人無法企及的新派武俠小說高峰。在摯友眼中,金庸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23日,金庸多年好友張浚生、何春暉、應忠良和弟子盧敦基在《鄉蹤俠影——金庸的30個人生片段》一書的首發儀式上,與近百名讀者分享了他們眼裏的朋友金庸。

金庸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寧,在浙江多地都有學習、工作的經歷。然而金庸對杭州情有獨鐘,對杭州的情愫愈到晚年愈濃。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何春暉曾是金庸擔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期間的助理。她說,年逾90的金庸,每談起杭州都流露出不舍。金庸夫人林樂怡曾向何春暉表示,杭州是金庸最喜歡也最嚮往的城市。

  “金庸雖然長期居住香港,那裏成就了他的事業,但他一直惦念著故鄉。”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的張浚生與金庸是三十年的至交好友,多次陪伴金庸回到浙江杭州、海寧、嘉興、紹興等地探訪。張浚生說,金庸在1999年之所以欣然允諾出任浙江大學的人文學院院長,除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還有桑梓之情。

  金庸多部小說中屢屢出現過杭州西湖。像《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夜探禁所引乾隆夜鬥西湖;《倚天屠龍記》中殷素素與張翠山相遇在西湖邊的六和塔;《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曾被困於西湖底後學會吸星大法……

  終身讀書,愛才惜才

  在張浚生的印象中,金庸好學且博學。張浚生在香港工作時,收到一位內地武俠愛好者寫的一篇文章。文中將金庸小說中寫到的點穴穴位進行了研究,並與醫書上進行了比對,發現完全無誤。“武俠小說雖是故事,但很多的典故、細節都是經過考究的。”張浚生說。

  金庸曾贈言浙大學子,希望他們“終身讀書”,他自己便是這樣手不釋卷。金庸在杭州期間,常有學生、同事前去探望,他往往都在安靜地讀書,讀起來一坐就是大半天。一些學者贈送的枯燥的學術著作,他也會認真閱讀,甚至連其中的細節也記得一清二楚。

  2005年,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金庸主動要求在劍橋實實在在地讀一個博士,當時的他已是81歲高齡,2010年,他成為劍橋大學年齡最大的博士,並在校外接受了博士學位。

  金庸不僅好學,同時也愛才惜才。盧敦基是金庸在浙大任教時期招收的博士生,但盧敦基在考取金庸的博士研究生時,英語未能過關。金庸甚是欣賞盧敦基,認為他學術功底扎實,因而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傳真給校方,希望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碗面“魂牽夢繞”

  金庸對美食的興趣大概在眾多小說中可窺見一斑,例如《射雕英雄傳》中黃蓉給洪七公做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好逑湯”、“玉笛誰家聽落梅”等等既文雅又精巧的菜。金庸的小說中不乏“吃貨”,借由金庸的武俠小說推出的食譜也曾風行一時。

  然而金庸自己最喜歡的卻還是杭幫菜。金庸曾連續三天光顧杭州一家老字型大小麵館,什麼菜都不要,就吃蝦爆鱔麵。澆頭蝦仁鮮嫩、鱔魚香脆,吃得金庸讚不絕口,並詳細探問做法和歷史淵源,吃到高興處還欣然題詩——這時大家才知道,這碗面,金庸50年前就吃過,當時嘗過的美食令他銘記至今。

  何春暉回憶說,金庸在十餘年前參加一個會議時,還曾與一幫同事一起發起“逃會之議”,一群人浩浩蕩蕩湧到一家麵館,一碗簡簡單單的麵就能讓他吃得大喜而歸。







文章網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5/c_111508691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