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川端康成 (1899.6.11-1972.4.16)
   原名: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jpg

 




背景經歷-

  1899年6月11日生於大阪,幼時父母(榮吉、阿元)相繼過世,靠祖父川端三八郎扶養成人,他唯一的姐姐芳子則寄養在另一親戚處,其後撫養他的祖父母、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的川端康成一邊拒絕現實中的熱量,一邊在文字的世界裡繪製著想像中熱量,那個時候他開始閱讀《源氏物語》——在他的一生中,這本書是另一個重大的影響;評價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語》。中學時,川端康成對於《源氏物語》還僅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體會到的感覺,他開始嘗試自己寫作。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哀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後來成為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川端小時候因祖父、父親皆為漢醫,在耳濡目染之下,川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算是相當深遠,他喜好自然,嚮往「禪」境。

 

   26歲時在湯之島的湯本旅館認識了夫人松林秀子,小他八歲,翌年,兩人在東京展開同居生活。昭和六年川端夫妻正式入籍。44歲領養表哥,也就是川端大舅長子黑田秀孝的女兒政子(麻紗子),1967年和川端香男里結婚,她在川端70歲那年誕下女兒,是川端第一個孫女あかり,72歲又得了一個孫子秋成。

 

  1972年4月,在逗子海岸大廈內的工作室含煤氣管自殺身亡,沒有留下任何隻字片語。

 


 

寫作風格-

 

  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背景的痕跡。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大學畢業之後,擔任《文藝春秋》編輯委員,1926年連載他的成名著作《伊豆的舞孃》。

 

 

  早年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角,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其成名作《伊豆的舞孃》即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作。晚年的作品則描繪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 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代表作有《山之音》、《睡美人》、《湖》等,〈片腕〉,亦是此時期的傑作之一。1921年發行第六次《新思潮》雜誌,身為新感覺派作家,貫徹個人獨特的文學理念。

 

 

  1949發表《千羽鶴》,此文使他獲得「藝術院獎」。1934年開始陸續發表《南方之火》、《淺草祭》、《雪國》等作品,1956年,他的作品《雪國》被譯為英文,在美國發行,《千羽鶴》被譯成德文,在德國出版。1968年川端康成《雪國》、《千羽鶴》、《古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川端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在亞洲是第二人。前印度詩人泰戈爾為亞洲第一人,好在泰戈爾能用英文寫作,易為西方評審接受,川端康成則只用日文寫作,能夠獲此殊榮,意義確實不凡。
 


 
得獎記錄-

1949 千羽鶴 藝術院獎

1968 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列表-(出版時間以日文原著為主)
 * 無任何系列,僅列出代表作

 1926年 
伊豆的舞孃(伊豆の踊子
 1929年 
淺草紅團(浅草紅団
 1935年 
雪國/雪鄉(雪国
 1942年 名人(名人
 1949年 千羽鶴(千羽鶴
 1949年 山之音/山音(山の音)
 1961年 古都(古都
 1936年 花的華爾滋/花之華爾滋(花のワルツ
 1950年 新文章讀本(新文章読本
 1953年 水月(水月
 1954年 環河小鎮的故事(川のある下町の話
 1954年 伊豆之旅(伊豆の旅
 1955年 身為女人/女身/生為女人(女であること
 1955年 湖(みづうみ

 1961年 睡美人(眠れる美女
 1961年 古都古都
 
 1965年 美麗與哀愁/美麗與悲哀(美しさと哀しみと
 1965年 片腕片腕
 1968年 日本之美與我美しい日本の私

 


 
個人部落格-
(無)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 川端康成維基百科 川端康成(日)、博客來網路書店
 


 
參考資料(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川端康成維基百科 川端康成(日)、博客來網路書店
 



照片來源-
Kawabata Yasunari in 1968.(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川端康成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