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的是一樁命案就和鋼琴教室有關,木曾心裡直犯嘀咕,只不過命案太過棘手,經營鋼琴教室的木崎江津子,和她膝下的女兒加代子都不在現場,鋼琴教室空無一人,正是個標準又完美的密室兇殺案,兇嫌行兇時顯然有周全的計劃,沒有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只有犯案的媒介疑似是匕首。

充滿善意的童話故事,讓月公主踏過七彩虹橋,殺了他!
蒐羅證據是讓人困頓的,充滿了解不開的桎梏,木曾陷入了破案的死胡同,百思不得其解。追蹤的情節教人振奮,充滿了推理和懸疑的色彩,此時第二被害人的出現,和兇手連續兩封匿名的信件迷惑了木曾,他感到遺世孤立,被所有的證據遺棄,證據和他玩起捉迷藏。蒐證的過程當中,在木曾內心裡的獨白走馬燈似的上演,或許,這樣的心路歷程,是多數承辦刑案的員警們的必經之路吧。
木曾是個傳統式的日本男人,有點霸氣,顧家,辦起案來頗有日本精神,就連在家也思考著案件,江津子的釋放讓他感到義憤填膺,而當案件露出一絲曙光時,又會流露憨直的模樣,煞是有趣。那麼,木崎江津子呢?她是個對丈夫忠貞、純情的女子,當丈夫過世後不願改嫁(因結婚兩年而已),獨立撫養加代子,當第一被害人闖進她的婚姻時,就要陷自己於不貞,潛藏在她心裡的強悍立刻湧了上來,同時變得格外冷靜、睿智,是一位奇女子。
故事的結局和松本清張的《點與線》有相似之處,盡是兇手唯恐自己行兇,眼看就要東窗事發在即,木曾就要親自戳破她的假面具,便以自殺了此餘生,為自己先前殘忍的行逕譜下最終休止符,再以書信的模式向讀者昭示破案的過程,與案發後蕭索的寂寥、惻惻然的悲愴。
《危險的童話》架構完整、縝密,從童話的序曲揭幕,每一個章節必定以一曲童話做開場,整曲童話無非是兇手在行兇時留下的玄機,從開端的第一章到結尾的終章,聽來淒美、純真,意味了木崎江津子的殺機、母愛、愛情,留下無限的悵憾,和無奈。
土屋隆夫1917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創作的源起受到江戶川亂步的影響,自1949年開始,迄今創作從未間斷,2001年更得到第五回日本懸疑小說文學大獎的榮譽,除了是戰後(二次大戰)代表作家之一,可謂是日本當今推理(文壇)界的長青樹了。
危險的童話的作者和各版書封-
關於本書-
書 名:危險的童話(危険な童話)
作 者:土屋隆夫(つちや たかお、Tsuchiya Takao)
譯 者:王華懋
ISBN:986-124-598-7
出版社:商 周
頁 數:301頁
出版日:2006年3月
★☆ 投票小遊戲:在妻子不知情的情況下,丈夫不孕,小孩卻出生了,如果您是丈夫,請問您會?(在小圖的選項上按一下即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