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丹尼斯.勒翰的小說習慣營造動作片的氛圍,或是如同007系列電影,情節緊湊又扣人心弦,起承轉合,完全配合電影的需求,一應俱全,不知他是否為了未來搬上大螢幕的打算寫小說?同時,為了反映社會上一項令人髮指的現象,透過小說予以抨擊,作者的筆調不帶任何情緒的反應,可以感受到不滿、反彈。
暴力是《戰前酒》所要譴責的主題,派崔克受僱完成一項任務-向珍娜.安傑林討回機密文件,卻害得對方慘遭殺害,然而那些機密文件是目擊醜聞的照片,足以讓派崔克的客戶形象摧毀殆盡,派崔克卻被他們利用,只要一找到被害人,立刻開槍將對方轟成一個蜂窩,千瘡百孔。小說的前半段在於派崔克尋找珍娜的下落,後半段來自被愚弄的派崔克對政客的反制,派崔克在小說裡寫實登場,和一般人相同,有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猛,還有在工作上賣命的衝勁,滿腔熱血想要為無辜的珍娜出氣,被利用之後他惱羞成怒,是正義感使然,也是血氣方剛,不管對方是位高權重的政客,先教訓一頓,私家偵探也有職業上的尊嚴。
珍娜的兒子被政客們私下性侵害、表面上做出對黑人嚴重的歧視,派崔克的父親對自己的虐待,安琪的丈夫菲爾有暴力性格,小說裡的人物逃不開暴力的魔爪,緊迫盯梢,一刻不願鬆手,另一方面政客們-吉姆、穆爾康、保羅森等人之所以委託派崔克查案,乃是出於他們是派崔克的父執朋友,說穿了派崔克的父親和政客們如出一轍,同是暴力性格讓他們幾人物以類聚,面對無法選擇的人生與暴力,誰都無法擋,只有坦然面對迎面而來的考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戰前酒」是向暴力宣戰,慷慨激昂的心情,波濤洶湧如同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烈,出征之前請先飲酒在史冊上是常有的畫面,人生是場無法脫逃的惡戰(P.9),大大小小的難關將會以游擊的方式出現在面前,唯獨這杯酒後勁猛烈,一杯酒喝下肚之後,很有可能宿醉難醒,或是排山倒海的痛楚無以承受,當事後風平浪靜,或是多年以後回首一望,心中的感觸五味雜陳,教人情何以堪。
美國在國際的表象素有泱泱大國的風範,講人權、重民主,私底下暗渡陳倉,採取其它行動,達成私我的目的,但對於暴力,每個國家、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情況,因為,那是人性的一環,卑劣的一環,每個人手中都握有這樣一杯酒,這杯人性的酒已然上桌(P.10),而後,得時時迎接好讓它吞入喉。
向自己的人生敬一杯酒,隨時在備戰狀態,你才是一位勇士。
關於本書-
書 名:戰前酒(A Drink Before the War)
作 者: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
譯 者:朱孟勳
ISBN:978-986-7058-76-8
出版社:臉 譜
頁 數:312頁
出版日:2007年2月12日(初版一刷)
*延伸閱讀-
城邦讀書花園 戰前酒
丹尼斯.勒翰 個人網站(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