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逸的芥川獎得獎作《時光浸染》,時間與空間正是選在1989年的北京,主角梁浩遠有一位思想右傾的父親,自然遺傳給他滿腔抱負與理想的熱情,浩遠矢志成為社會上的中堅份子,於是在大學時代,和好友謝志強一起加入學運,想他們慷慨激昂的神情,鬥志高漲,那是年輕人才有的熱血沸騰。
故事中儼然有一種起承轉合的節奏,如行板一樣緩緩進行,浩遠、志強等幾位熱血的大學生,年輕的知識份子對未來的憧憬,加上還有民初最著名的「五四運動」做為先驅,「五四運動」帶給近代中國無限的影響,令他們躍躍欲試,所以,「起」在於浩遠和志強等人的成長背景,「承」在於進了大學校園,受到業師甘凌洲的啟蒙走上學運一途,「轉」在於政府血腥鎮壓學運,幾位領導人逃亡國外,「合」有一種大團圓的意味,多年不見的朋友們在日本意外重逢,在起承轉合之中,主角們彷彿有了當年幾位領導人的身影存在,儘管不是為了對號入座,譯序當中說明了作者當年曾經回國親赴天安門現場,關切時事,當時作者也是學生的身份,在學運裡受難的學生們,她能感同身受。
《時光浸染》裡的文字極其簡單,很是俐落地交代每段場景,作者馭繁執簡,扼要地描述了浩遠等人在學運之後的遭遇,同樣都是人,都得面臨生活上的種種考驗,一樣都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操勞,而後養兒育女,家庭的重擔必須要挑起,生活幾欲磨光了他們的熱血,當我們細看王丹、吾爾開希和柴玲等人目前的生活,學運的激情已過,他們只是個平凡人,為自己的生活庸庸碌碌,擁有極為尋常的眾生相。
書名的「時光浸染」宛如楊慎的《臨江仙》裡「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北京的蓬勃發展早已不復當年,景物依舊,人事全非才是他們最感慨的,浩遠的移情作用發揮在早晨之上,而書中的11年和現在的20多年,兩相對照之下大致相同,但不知那些學運人士可曾讀過了本書了呢?
點我看書籍簡介
本書榮獲139屆芥川文學獎
第一位獲芥川獎的中國作家
首位以非母語創作的得獎者
中國民主化勢力的青春和挫折
以二十世紀八○年代的中國大陸為背景,描述高中時代的兩個好友,1988年同時考上明星大學。青春洋溢,滿腔熱血的兩位年輕人,由接觸到愛國、民主等被禁已久的話題開始,進而到關注以及自我投入到1989年風起雲湧的六四學運中,之後被校方開除。十年之後,已經置身日本但是仍然從事著推展中國民主化運動的當年學運參與者之一,與另一位當年的女學生領袖在日本重逢的故事。
時光浸染的作者和各版書封-
中国人初の芥川賞「楊逸」さん(日)-
六四天安門事件學運領導人物之今與昔(1989年、2009年)-
關於本書-
書 名:時光浸染(時が滲む朝)
作 者:楊 逸(やん いー)
譯 者:黃玉燕
ISBN:978-986-6451-06-5
出版社:大 地
頁 數:189頁
出版日:2009年7月(一版一刷)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楊逸
旅日中國女作家楊逸:芥川獎似乎是雲彩上的東西
旅日中國作家楊逸獲得日本權威文學獎芥川獎
博客來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誠品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金石堂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空洞的歷史跋涉:《時光浸染》
本書榮獲139屆芥川文學獎
第一位獲芥川獎的中國作家
首位以非母語創作的得獎者
中國民主化勢力的青春和挫折
以二十世紀八○年代的中國大陸為背景,描述高中時代的兩個好友,1988年同時考上明星大學。青春洋溢,滿腔熱血的兩位年輕人,由接觸到愛國、民主等被禁已久的話題開始,進而到關注以及自我投入到1989年風起雲湧的六四學運中,之後被校方開除。十年之後,已經置身日本但是仍然從事著推展中國民主化運動的當年學運參與者之一,與另一位當年的女學生領袖在日本重逢的故事。
時光浸染的作者和各版書封-
中国人初の芥川賞「楊逸」さん(日)-
六四天安門事件學運領導人物之今與昔(1989年、2009年)-
↑(站立者左起)柴玲、吾爾開希、王丹
|
|
↑ 封從德~1989 |
↑ 封從德~2009 |
|
|
↑ 吾爾開希~1989 |
↑ 吾爾開希~2009 |
|
|
↑ 王丹~1989 |
↑ 王丹~2009 |
|
|
↑ 柴玲~1989 |
↑ 柴玲(左)~2009 |
關於本書-
書 名:時光浸染(時が滲む朝)
作 者:楊 逸(やん いー)
譯 者:黃玉燕
ISBN:978-986-6451-06-5
出版社:大 地
頁 數:189頁
出版日:2009年7月(一版一刷)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楊逸
旅日中國女作家楊逸:芥川獎似乎是雲彩上的東西
旅日中國作家楊逸獲得日本權威文學獎芥川獎
博客來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誠品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金石堂網路書店 時光浸染
空洞的歷史跋涉:《時光浸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