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斯基的演奏充滿了質地與燦爛的技巧,結合了詩意與絕佳的靈動與細緻。」
       ──羅斯托波維奇


  十月十九日,國家音樂廳即將有一場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1948-?,以下稱「麥斯基」)和NSO的音樂會,他是俄籍猶太裔的大提琴家,是羅斯托波維奇與皮亞提格爾斯基的關門弟子,不用說他和另一位大提琴家顧德曼輩屬同門,至於關係是師兄妹還是師姐弟我不得而知,羅斯托波維奇最得意的弟子就屬他們倆了,如今繼顧德曼來台演出之後,又一位大師級的音樂家來台獻藝,以琴聲擄獲樂迷的心,是台灣古典樂界無上的榮幸。

  落拓不羈,是主辦單位對他最實際的形容,麥斯基一頭鬈髮,蓄著鬍鬚(當然他和帕華洛帝的大鬍子是不能相比的),和多位音樂家相比,他的外表顯得特別滄桑、憂鬱,臉部的線條深邃刻痕又凝重,眉宇間的神韻讓我不由得聯想到愛因斯坦。他和樸實的顧德曼不一樣,表演的服裝總是清一色的三宅一生造型,對照他一頭狂亂的頭髮,那麼,麥斯基便是個雅痞藝術家了,喜歡、堅持特有的品味,是個有個性的人,高消費、高時尚的雅痞風其實不大流行了,但他能夠堅持這樣的路線,貫徹始終很少人能做得到。

  出生在拉脫維亞,麥斯基的學藝過程十分順遂,他的雙親很注重孩子的音樂學習,他的兄姐都在學習音樂,對於米夏個人而言,在八歲的那年,對大提琴開始萌生興趣,十七歲贏得蘇聯大提琴大賽首獎、十八歲勇奪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之後成為羅斯托波維奇的弟子,能夠得到大師級的指導,自是很快地在古典殿堂裡登堂而入室,顧德曼是,小澤征爾是,麥斯基也是,他很快地在樂壇上奠定了不敗的地位。

  由於麥斯基生長的背景是在前蘇聯的政權統治,動盪的政權和不安的生活留不住才藝出眾的人,很多人紛紛逃亡出走,二十四歲那年,終於,因為某種細故,蘇聯政權藉口把他下放到高爾基勞改,讓一位早慧的音樂家挖水泥,一如中國的文革洗劫文化的精髓,就這樣斷然地扼殺他的演藝生命,實屬一種焚琴煮鶴的行為。

  天無絕人之路,挖了一年多水泥的麥斯基,在有心人士多方的奔走營救之下,他得以逃出重重的鐵窗世界,麥斯基離開了侷限他的蘇聯,先前練就一身的大提琴琴藝重新揮灑之下,更形暢快淋漓,他的琴音就如他的外型一樣,飄逸出塵、不食人間煙火,在琴藝上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地,遙遙地凌駕同是演奏大提琴的馬友友,演奏的神態不時闔眼,言下之意是他可以背譜演出,但也充份表露了一種超然入世、沉思冥想的哲人氣息,看著影片裡的麥斯基,拉琴極為專注、用力,琴藝隨著年紀的增長益發地精湛,如果他能和顧德曼同台演出,憑著想像,場面勢必要轟動半邊天了。

  以下引用有關麥斯基演奏巴哈的大提琴曲目(無伴奏),第一號大提琴組曲(Cello Suite No.1 in G, BWV1007)、Perlude片段,這首在馬友友的專輯裡也找得到,旋律曾經在汽車廣告出現過,只可惜充滿了商業化的包裝,而演奏(學習)大提琴,巴哈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似乎是條必經之路。兩段影片的曲目完全一樣,第一段是他年輕時(約1993年)的演出,乍看之下是為唱片公司灌錄的影片,第二段是近期的演出,時間地點不詳,只見全場凜然傾聽,麥斯基身後的樂團也是凝神以待,大師級的演出就是不同凡響。


片段1


(影片來源:Youtube- Bacholoji


片段2


(影片來源:Youtube-itsartolie


  麥斯基這次來台演出,將演出 陳懋良:《曲像鏡》、雅納傑克:小交響曲、雷斯匹基:慢板與變奏、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其中

德弗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是大提琴家必須踏過的門檻,也是最受樂迷喜愛樂曲之一,

行程台北、新竹各一天,鍾情穿著三宅一生的曠世奇才,展露巨擘的魅力,不單慶祝兩廳院的二十週年,更是古典樂界的一大盛事。







註:關於麥斯基的照片網路流傳很多,本文引用的是他直屬唱片公司張貼的照片,看了照片所屬的網頁之後,原來麥斯基也灌錄了不少音樂呢。

*延伸閱讀-
 
名家與NSO的對話—麥斯基的鄉愁(部份文字來源)
 
麥斯基與巴哈時光大旅行
 麥斯基灌錄唱片曲目(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米夏.麥斯基(英)
 大提琴天后顧德曼來台獻藝

本文瀏覽人次:
Counter Stats
home loans
home loans Counter

             本文於2007.10.15榮登嚴選好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