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完全書,最讓我感動的是書序,龍應台和安德烈各寫一篇-「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和「謝謝你」,36封家書終於發揮作用,讓兒子感動到由衷地向媽媽說聲感謝。做媽媽的身段柔軟,卸下了在講台上不可一世的學者姿態,對孩子的愛永遠不變,低聲下氣、放下身段幾乎是在台灣的父母的字典裡找不到的,他們很少對孩子重新瞭解,換另一個角度和孩子溝通,想到這點,龍應台是台灣父母中的異類,不能不說安德烈是個幸運兒。
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
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
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
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
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
還是說,你已經定型,
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

我知道他愛我,
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
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因為有愛,所以很多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
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
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四年的時間不算長,但是可以導致相隔兩地的母子產生疏離,想想挺教人擔憂的,為了重建母子之間的連結,再用三年的時間修補,明眼人可以看穿的是,龍應台對親子之間的溝通很認真,安德烈有年輕人玩世不恭的輕狂,半玩半認真的心態,和自己的媽媽互通家信,「賺稿費」,龍應台在校園裡教書多年,和孩子溝通顯然就是得心應手,她瞭解年輕人的想法,畢竟老一輩的人個個都是過來人,曾經年輕過,很多事盡在不言中,對於年輕人,只有一句話-等你老了就知道。

如今是23歲的安德烈,眼看媽媽努力的走進自己的世界,反過來他也要努力的走進媽媽的世界才對,人的互動是雙向的,兩代之間也是。
總有一天,即將垂垂老去的我也要面對和孩子溝通的時刻,看過這本母子共同撰寫的溝通信,尋回兩代失落已久的溫馨,還是為許多為人父母、子女的建立許多信心和勇氣。
↑兩位作者(左起) 安德烈和龍應台
*Youtube-CWTV
關於本書-
書 名:親愛的安德烈
作 者:龍應台 安德烈
ISBN:978-986-6759-25-3
出版社:天 下
頁 數:314頁
出版日:2007年10月22日
後記:感謝jipin出借本書給我,拖了很久,這本書現在才看完,實在是萬分惶恐。看到這隻影片,媽媽抱怨兒子12歲以後就不給她抱了,我想起前不久才對4歲大的侄子說過類似的話-等你長大以後就不會給我抱了(可以抱小男生是很不容易的,想當初還得挨他一頓粗飽-拳頭呢)……我明白「兒子」安德烈的想法,嫌肉麻、男女授受不親,大致是如此。

*延伸閱讀-
天下文化書坊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
兩代間的對話 《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21 人生詰問
維基百科 龍應台
野火部落格
本文瀏覽人次: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dry cleaners Counter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