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角片桐隆一在父親忠昭過世那年,接獲來自祖父忠次的好友之子常田彥三親自遞交給他的信件,那是祖父的遺書,由於祖父生前過度放縱,曾經拋妻棄子,在巴黎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不僅縱情縱慾,流連在聲色場所,是個不定性的浪子。祖父對家庭毫無責任之心,他做為一位馬戲團的團員,除了居無定所,心性也是飄浮不定,這樣的人並不適合做為家庭的附屬品,被妻兒怨懟終生也是理所當然,主角的父親恨透了祖父一輩子,同時,祖父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交待了遺言給好友,想必這位好友和祖父是臭味相投的損友吧?
作者做出這樣的設定,讓主角動輒開始遠赴巴黎,追溯祖父的足跡,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祖父彷彿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讓生命留白,甚至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般地任性妄為,祖父的過去讓孫子感受到他無所不在,即使祖父早已不在人間,仍然讓孫子深深地感受到了。很遺憾的是,忠次和忠昭是一對積怨多年的父子,忠昭對忠次恨之入骨,兩人的性情截然不同,這樣子似乎也能夠讓人理解,要是一家三代當中,代代都有個浪蕩子實屬家門不幸、祖上不庇蔭,主角是忠次的孫子,祖父在日本消失三十年,孫子鐵定對祖父產生好奇,只要財力許可,孫子也會想要找尋祖父,最教人瞠目結舌的是,主角身為高中物理老師,有個穩定讓人稱羨的工作,祖父的放蕩讓他毅然決然地捨棄執教鞭的工作,因為,那正是祖父放蕩的基因在主角的體內不斷地作祟所致。
忠昭對父親恨之入骨,最匪夷所思的是,隆一竟然對沒有家庭責任的祖父產生孺慕之情,祖孫三代的情感實在差很大,也著實難以言喻,隆一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亦可以直接說是花街柳巷,只要露出一絲曙光,他都不會輕言放棄,劇情愈到後頭,就會益發地感性,尤其在主角接觸到祖父的遺物,那種不思議的親情就會盈滿於胸臆之中。
本書是一本關乎親情與冒險的推理作品,強調祖孫之情同樣是血濃於水,當年祖父的所做所為固然讓妻兒憎恨一輩子,孫子會為祖父的過去感動,除了他們在冥冥之中有某種程度的契合,做為孫子更想要知道的是,祖父當年拋家棄子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據說政府(教育部)在每年八月的第四個星期日開始推動祖孫節,希望大家牢記著要感念祖父母的親情、恩惠,本書就是和祖孫之情有關,如此看來,恰好寫下本文也是一種應景的舉動呢。
來自巴黎的遺言的各版書封-

關於本書-
書 名:來自巴黎的遺言(巴里からの遺言)
作 者:藤田宜永(ふじた よしなが、Fujita Yoshinaga)
譯 者:郭家惠
ISBN:978-986-227-085-1
出版社:新 雨
頁 數:352頁
出版日:2011年4月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藤田宜永(日)
博客來網路書店 來自巴黎的遺言
本文瀏覽人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