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森:我不是怕死 而是貪生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3月10日 04:09 林欣誼/台北報導
朋友口中的「老孟」孟祥森一頭亂髮飄揚,風流倜儻的形象留存文友及讀者心中。(洪米貞攝影,水牛出版社提供)
「不學無術,貪才好色」,是作家孟祥森為自己一生所下的註腳,他於2009年罹癌逝世,水牛出版社策畫出版「孟祥森/孟東籬作品精選集」7冊,昨在水牛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包括作家管管、韓良露、陳若曦、陳浩、藝人紀淑玲等人,在鋼琴樂聲、紅酒、佳餚的輕快氣氛下懷念他,溫暖動人。
朋友口中的「老孟」孟祥森,筆名孟東籬,為知名翻譯家、作家,1937年生於中國河北,1948年來台,著有《幻日手記》、《萬蟬集》等書,譯作近百本。
曾在花蓮鹽寮海邊築茅屋而居,實踐環保生活,從不掩飾對女人的愛戀與情慾追求,作風特異但啟蒙與崇仰者眾,相當傳奇。
罹癌後看淡生死
孟祥森人生多面,畢業於台大哲學系、輔大哲學所,曾任教台大,是台灣最早譯介齊克果的人,也是前衛的環保鬥士,參與社運,為不忍殺生與環保吃素。
他年輕受存在主義影響而感憂鬱絕望,罹癌後看淡生死,曾說:「我不是怕死,而是貪生,這世界這麼美好,我願意多活一些。」
孟祥森一生痴愛女人,曾說:「恨不得化作千千萬萬個多情的男人,一人給他們一個。」
先後與大妻、二妻各生養兩子,晚年由情人相伴,情史豐富,與眾女人糾葛情愛飽受爭議,但女性朋友對他的風流卻很寬容。
對情欲大膽開放
昨天作家陳念萱笑談,老孟每到一處,總有一堆女生往他旁邊擠,「為何女生都不介意他色?甚至不介意脫光給他看?因為他個性迷人,他的細膩和體貼更勝女人,所以我們要嘛把他當賈寶玉,就是把他當女生。」
與孟祥森相交大半生的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黃崇憲認為,孟祥森對情欲大膽開放,卻懷有虛無不安的靈魂,「他曾自況在男女之情的路上,像拿著一把刀一路砍殺過來,他為此受苦,也讓家人受傷。」
孟祥森的妹妹孟瀋之、二子孟子青也出席,孟子青發表與父親和解的感言,感動全場。
他坦言與爸爸相處的時間少,長年處在被傷害的遺憾中,直到父親過世前半年才化解,「他給我的愛與感動比傷害還大。」至今終決定以他兒子的身分面對大家。
過世前與子和解
他笑說父親病中,醫生曾問:「這位病人是什麼教主,每天這麼多信眾來看他?」他感謝各位朋友的關愛讓父親滿足離世,也體會父親早年譯介大量書籍,相當偉大,「像在對台灣乾涸的文化平原裡,建了一個大圳。」
孟祥森著有17本自然與禪學著作,多以生活札記形式呈現,此次出版的精選集包括他最後日記《愛渴》、舊作《萬蟬集》、《濱海茅屋札記》、《野地百合》、《素面相見》、《念流》,與友人們懷念他的文集《那花兀自開著》。(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414-260115
- Sep 26 Sat 2015 19:29
孟祥森:我不是怕死 而是貪生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