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捉住沙林傑,有可能嗎?

「沙林傑搬進新罕布什爾州林間居住,一部分就是因為想要躲避美國名人文化的入侵和輕侮」,而像薩雷諾拍的《沙林傑》這種東西,則正是「這種文化的復仇」。

2015-11-05

永遠的麥田捕手沙林傑
出版社:麥田(台北)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作者:David Shields,Shane Salerno
譯者:宋瑛堂


文/端生活文化組

「我置身此世但不屬於此世」。(I am in this world but not of it.)

美國時間2010年1月27日,《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作者沙林傑(J.D. Salinger)去世。在家屬發佈的悼文中,引用了沙林傑自陳的上述這句話。

1951年,《麥田捕手》一經出版便爆紅,成就了沙林傑天才式作者的聲名。但世俗的成功之下,沙林傑反倒越加向僻靜處走去。1953年,他遷居到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科尼什(Cornish)小鎮之後,幾乎不再接受採訪,很少出版新著,否決了將他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提議,過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與世隔絕的生活。關於他自己,他為世人留下很少的線索,人們摸不透他的想法,很多鍾愛他的讀者甚至不知道他的樣貌。

也許正因為此,世界關於沙林傑的好奇與日具增。有人為《麥田捕手》寫了續集,有人嘗試寫傳記,還有人甚至虛構了一篇關於沙林傑的專訪,但世俗的好奇心幾乎沒能穿透沙林傑固執的沈默。關於他的種種說法,他既不否認,也不承認,至多,你收到一封來自他的起訴信,因為你「未經授權」引用他的信件,或者侵犯了他及他的作品。

暢銷書作家大衛.席爾茲( David Shields )和《沙林傑》電影導演夏恩.薩雷諾( Shane Salerno)就是這眾多孜孜不倦地試圖拼湊出沙林傑形像的人群之一。按他們的說法,他們用九年多的時間,訪問了沙林傑的親人、摯友、女伴、二戰袍澤、心靈導師等二百多人,收集了沙林傑於1940年代至2008年的「失散書信」,用像片、日記、法庭記錄、近年解密的軍方資料等來佐證這些訪問中的事例,力圖塑造一個「更為全面和真實」的沙林傑。

《永遠的麥田捕手沙林傑》就是這九年的成果。這本書回顧了沙林傑的一生,主要著眼於三個問題:沙林傑不再出書的內情、他陷入自我封閉的理由、在他隔絕世人的這半個世紀又有何創作。本書還斷言沙林傑在去世前曾「授權一份具體的時間表(2015﹣2022年期間)」,安排發佈其未發表作品,並說明「這個斷言來自兩條獨立的消息來源」,儘管書中並未給出確切消息源。

也正因為此,這本言之鑿鑿的書也受到不少質疑。比如文學評論家角谷美智子曾在《紐約時報》上登文指出本書「並沒有勤勉地從臆測中篩選事實,也沒有試着分揀出資料相違之處,而常常安於坐享其成,乾脆讓消息來源自說自話。」而電影評論家 A. O. Scott 乾脆就說:「沙林傑搬進新罕布什爾州林間居住,一部分就是因為想要躲避美國名人文化的入侵和輕侮」,而像薩雷諾拍的《沙林傑》這種東西,則正是「這種文化的復仇」。

如果暫時把《永遠的麥田捕手沙林傑》的真實性暫且擱置,這種種關於沙林傑的敘述,倒讓人質疑,傳記的真實性到底何在?那些沒有遭到傳主頑強抵抗的書寫,所塑造的形象,有沒有可能只是作者與傳主的一種共謀呢?

《麥田捕手》裡,男主人公 Holden Caulfield 在浪蕩中喃喃自語:「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乾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後來,「麥田裡的守望者」成了不少沙林傑迷的願望,但要捉住沙林傑這個孩子,可真不容易。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05-culture-breakfast-boo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麥田捕手 沙林傑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