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湊佳苗的小說《贖罪》,本書和她的成名作《告白》一書,論起情節和架構,其實相去不遠,甚至從更多的角度探討之,還能發現更多的雷同之處,看完《贖罪》之後,《贖罪》即是《告白》、《告白》亦是《贖罪》,為了一個小孩的慘死,眾人捫心自問,都是自覺有愧於被害人,乃至於生養被害人的父母,當被害人死亡之後,環繞在他(她)身邊的人們,藉由內心的自剖,該是如何地懺悔,滿是悔恨的心情向對方父母說出一千、一萬個對不起?

  五位小學四年級的女孩們-英未理、紗英、真紀、晶子和由佳,英未理既是轉學生,也是那早早就魂歸九泉、死於非命的被害人,其餘四位同學,則是眼睜睜地讓新同學被一位陌生男子帶走,一去不復返,等到時間過了很久,才猛然發覺英未理一直沒有回來。當她們發現新同學的遺體時,又不知所措、六神無主,儘管她們四人都是目擊者,目擊新同學被歹徒帶走,一但面對新同學的媽媽麻子,則又是一臉遺憾的表示,對於歹徒的臉孔完全沒有印象。


  命案一但發生在自己周遭,肯定是難以釋懷的,並且化做一道陰影,在內心深處揮之不去,長達數十年之久,誠如陸正綁票撕票案,對父母家人亦是難以抹滅的,那麼,作者詮釋英未理的死帶給眾人的震撼,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到她們結婚生子,漫漫二、三十年的歲月,何等悠長?英未理的死化為一道陰影,在她們的內心裡不斷地糾結,為其不住地耿耿於懷。

  於是媽媽不可扼抑地憎恨女兒的四位同學,在飽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之餘,要四位同學為女兒贖罪,從此,媽媽和四位同學的世界為之丕變,但不約而同地走向悲劇性的人生,試想,當時才是十歲的小妮子,要如何憑一己的力量去找出兇手?簡直比登天還難。另一方面,麻子做為一位白髮人,情緒化的表現在所難免,作者在故事尾聲的敘述,不正也告訴讀者,麻子內心的轉變。


  和《告白》一書一樣的是,本書以四位同學的角度,從英未理死後到長大成人所發生的點滴,以及對英未理的死難以釋懷,包括面對麻子的憂傷悔恨,對歹徒完全不復記憶的懊惱,完全地躍然紙上,此外,麻子內心的獨白,則是在卷末做為壓軸,甚至可以說,所謂英未理遭到不幸的真相,完全地揭諸其中,使人驚愕萬分,既是如此,這位飽受喪女之痛的母親,硬是要女兒的四位同學「贖罪」,純粹是求個心安,抑或是一種藉口,將過錯推諉到不相干的人身上,究竟她的心理產生了何等變化?

 
  作者的作品是推理小說,然而,論起謎團和詭計,謎團是存在於幾個關係人之間的獨白,被害人的死因,詭計則是平凡無奇,藉由這些人魚貫登場,說完心裡想要說出的話,再由悲傷的母親做歸納,真相呼之欲出,說穿了,真正要贖罪的人是她自己。




贖罪的作者和各版書封-











關於本書-

 書 名:贖 罪(贖罪)
 作 者:湊佳苗(みなと かなえ、Minato Kanae)
 譯 者:陳嫺若
 ISBN:978-957-33-2721-9
 出版社:皇 冠
 頁 數:222頁
 出版日:2011年1月(初版八刷)

*延伸閱讀-
 皇冠讀樂網 贖罪
 維基百科 湊佳苗(日)
 維基百科 贖罪(日)
 湊佳苗《贖罪》試讀活動
 『贖罪』の特集ページ(日)

本文瀏覽人次:

無料カウンタ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