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葉嘉瑩:修養和志意決定詩作好壞

內容簡介

古典詩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性格。過去幾千年,從小孩子到成人的綜合教育中,詩賦教育是最基本的一環。但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卻日益被擠壓和漠視。今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在北京師範大學看望一線教師時表示,“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重視詩賦文化傳承,也是時代文化建設的題中之意。古典詩詞在當下如何更好地得到認同和傳承,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搜狐文化中心專程訪問了九十高齡、被譽為古典文化傳燈人的詩詞研究大家、著名學者葉嘉瑩。

葉嘉瑩

詩言志表現內心的情感思想意念

主持人:葉先生您好,您一生都在海內外研究和教授中國古典詩歌,首先請您能不能談述一下什麼樣的因緣讓您與古典詩歌有了一生的相逢,古典詩歌有什麼樣的特質使您喜歡上它?

葉嘉瑩:我與古典詩歌的因緣種因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生長在一個非常古老的家庭,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像唱兒歌一樣背誦古詩,我從10歲上下就開始做詩,而且不是勉強去做,也沒有人逼我去做,是因為我背的很多了,詩的格調聲律就在我的腦筋之中。而且因為我家裏面的長輩:我的伯父、我的父親,我的伯母、我的母親都有詩歌的吟誦,男人吟誦的聲音比較大,女人吟誦的聲音比較小,而且不是像唱歌一樣沒有譜子,每個人吟誦都是不相同的,可是我聽慣了,我知道詩歌是可以吟誦,而且我也知道吟誦是代表讀者透過聲音表示出來他對這一首詩的感受,我從小自然而然地就聽,也自然而然地就體會。所以平仄我沒有學習,我做出詩來都是合乎平仄的,所以吟誦是很重要的。背誦而且要吟唱。

主持人:第二個問題,您經常會提到一句話,也是古典文獻裏面經常提到的,“詩言志歌詠言”,那麼詩詞都是感與悟而後動,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為何通過這種詩歌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志向?

葉嘉瑩:你錯了,詩言志,這是從中國很古老的就談到詩歌的緣起,詩者志之所知也,我昨天才給小孩子用童話講,特別給他們講了一個詩的故事,什麼叫做詩,我有圖畫有講解,詩者是志之所知也。詩就是你的志,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你心裏面的思想、意念、感情的活動,你把你思想意念感情的活動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詩就是表現你內心的情感思想意念的活動,詩是言志的。

葉嘉瑩

只有用真誠的情意作詩 才能傳之後世

主持人:現在很多人都在強調要恢復中國傳統文化,詩詞自然是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那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力量塑造出中國人的一種品格呢?

葉嘉瑩:那就不止是讀音的問題了,你要讀到古人他寫這篇作品的時候他的思想感情、他的修養志意,一個偉大的作者他是用他的生命來寫作他的作品,他是用他的生活來實踐他的作品。你滿口的口號,說忠孝仁愛,但你做出來不是那回事,你的作品裏面都是謊話,你這個作品沒有生命,也不會感動人。

只有最真誠的作者,他的情意才能感動後來的讀者,所以詩的高下好壞就看詩人自己的品格修養,以及志意的高下好壞,那些喊口號的詩,今天歌頌這個一番,明天那個歌頌一番,淨寫趕時髦的詩,但沒有一句是實話,沒有一句有真情,那都是垃圾。

主持人:您能不能介紹一下,欣賞古典詩詞該如何入手,首先應該讀哪些詩詞比較好?

葉嘉瑩:當然要多讀,但是沒有人帶領你,你進不去這個門。我現在90歲,教書教了70年,我念書是從四五歲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我就開始背詩。我至少跟詩詞接近了80年。就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進不去這個門,所以我才寫了那麼多說詩說詞的文章,到現在我90多歲了,有人請我講詩詞我還會去講,我就是要把這個門打開,讓年輕人認得我們詩詞裏面有這麼多精彩的內容。

所以我盼望大家去讀我的書,我寫《唐宋詞十七講》,把唐宋名家詞的好處都盡我的可能說出來了,也許我說的不夠透徹、不夠完美,但是我把我所理解的、所體會的說出來了。

如果你自己讀詩讀不懂的話,你就要看一看前人的作品、前人解說這首詩詞的作品,但你也不能夠迷信他,你看前人解說,然後想想自己能不能跟它有共鳴。一定要多看幾個人的解說,哪個人說的對,哪個人說的錯,你要有自己的審判能力。你如果睜不開眼睛,就永遠認識不到詩歌的真正魅力。所以,你要找好的詩歌解說,把你的眼睛打開。 [詳細]

主持人:從您的文章和住處的裝飾和擺設中可以看出您對蘭和荷這兩種植物非常喜愛,除了您提到的個人因素之外,這兩種植物在中國古典的詩詞文章當中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它對世人的影響無疑是長久的,它對世人的影響無疑是積極和長久的,當下,發揚和傳承這種“精神”,對弘揚傳統,有哪些啟示?

葉嘉瑩:蘭花、荷花還有菊花,它們對我們的啟示都不相同。像荷花,最有名的就是周敦頤寫過《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這是蓮花,蓮花它從污泥之中長出來,但是不染,而且你看水珠雨點都散在蓮花瓣上,在蓮花葉子上不停留,很多水滴小水珠,凝成大水流,一搖一擺滾下去,葉子,還是幹的,我曾經問過生物學學者,為什麼蓮花不沾染呢?他說因為它的表層有一層納米,這是現在的科學的解釋,所以蓮是不染。

蘭花的香氣不像現在的一些香花,有非常刺鼻的香味。蘭花它是非常柔和的,細細的,不知不覺之間就聞到了它散發的一陣香氣。陶淵明有一首詩,是《飲酒•幽蘭生前庭》,人家不知道你的亂草裏面生了蘭花,當一陣風過去以後,你聞到它的香氣才知道這個是蘭花。蘭花是不炫耀自己的,“蘭生空穀,不為無人而不芳”,蘭花就是長在一個寂寞無人的山谷之中,它不因為沒有人欣賞它就自己不香了,因為它的本質就是香的,這代表了蘭花的品質,這是在中國歷代詩人裏面,他們常常借它來表達自己的志意。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蒙古裔滿族人,出身葉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於北京,畢業于輔仁大學國文系。1950年代任臺灣大學教授,並在淡江與輔仁兩大學任兼職教授。1960年代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後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曾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魯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講學,1989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陸講學,先後任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設立“駝庵”獎學金。2008年,榮獲中華詩詞學會頒發的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2013年榮獲由中央電視臺、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共同主辦的“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葉嘉瑩一生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七十餘年來,她的足跡遍佈全球各地,她教的學生有幼稚園的小朋友,有大學博士,從青年到老年,有教無類。她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把當代西方文學概念融會、應用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探討和詮釋。她天資敏慧,才思出眾,加上典雅細膩的文筆,以及浮世坎坷的憂患經歷,使她在談詩論詞之際,以直悟配合精析,見解獨到,卓然成家。






文章網址~
http://book.sohu.com/s2014/yejiaying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葉嘉瑩
    全站熱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