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以禮儀師的視角切入,天童荒太的《陌生的憑弔者》則是以和死者、喪家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的角度,禮儀師是基於工作上的需求,需要和亡者接觸,家屬需要禮儀師的諸多協助,才能讓亡者安然入殮、火化,但這位憑弔者坂築靜人,他僅僅是從報紙得知死者的消息,並不認識死者和家屬,就這樣在日本國內四處奔走,只為了向對方憑弔一番,並牢牢記下死者生前是否擁有任何情感-受到親人的關愛、曾經愛過等等,甚至付諸筆墨,還會和家屬連繫表達默哀之情,靜人不求回報,哪怕踏破鐵鞋無覓處,他也要竭盡所能到亡者過世的地點去憑弔。
目前分類:書香之日本書籍 (266)
- Jan 24 Mon 2011 00:18
《陌生的憑弔者》:來自陌生的祈禱、追思
日本第140屆直木獎得獎作《陌生的憑弔者》,作者是天童荒太,他和山本兼一同時獲獎,該屆的直木獎孕育兩位得主,但兩本得獎作的風格與體裁迥然不同,《陌生的憑弔者》的故事氛圍媲美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山本兼一的《利休之死》是一本歷史小說,說到天童荒太本人,他是一位跨界大眾閱讀與推理小說的知名作家,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永遠的仔》,該書曾經入圍第121屆直木獎,亦是第53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長篇組得獎作,天童荒太在邁向直木獎的成功之路有些艱辛,之間相差了十年之久,和部份多次入圍而又鎩羽而歸的作家相比,天童荒太的的確確是艱辛了些。
說到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以禮儀師的視角切入,天童荒太的《陌生的憑弔者》則是以和死者、喪家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的角度,禮儀師是基於工作上的需求,需要和亡者接觸,家屬需要禮儀師的諸多協助,才能讓亡者安然入殮、火化,但這位憑弔者坂築靜人,他僅僅是從報紙得知死者的消息,並不認識死者和家屬,就這樣在日本國內四處奔走,只為了向對方憑弔一番,並牢牢記下死者生前是否擁有任何情感-受到親人的關愛、曾經愛過等等,甚至付諸筆墨,還會和家屬連繫表達默哀之情,靜人不求回報,哪怕踏破鐵鞋無覓處,他也要竭盡所能到亡者過世的地點去憑弔。
說到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以禮儀師的視角切入,天童荒太的《陌生的憑弔者》則是以和死者、喪家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的角度,禮儀師是基於工作上的需求,需要和亡者接觸,家屬需要禮儀師的諸多協助,才能讓亡者安然入殮、火化,但這位憑弔者坂築靜人,他僅僅是從報紙得知死者的消息,並不認識死者和家屬,就這樣在日本國內四處奔走,只為了向對方憑弔一番,並牢牢記下死者生前是否擁有任何情感-受到親人的關愛、曾經愛過等等,甚至付諸筆墨,還會和家屬連繫表達默哀之情,靜人不求回報,哪怕踏破鐵鞋無覓處,他也要竭盡所能到亡者過世的地點去憑弔。
- Dec 26 Sun 2010 23:35
《荒野》:愛情的永恆與多變

荒野來自單親家庭,和瀟灑風流的作家爸爸正慶相依為命,還有一位管家整理家務,但荒野的爸爸將他的風流韻事付諸筆墨,讀者總在他的小說裡找到他和他的女人的身影,妙的是荒野不曾看過爸爸的小說,換句話說,爸爸喜歡消費他的女人,視女人為糞土,這些就是微不足道又不足以讓女兒了解的事,反觀男主角神無月悠也,同樣也來自單親家庭,母親優子恰好是荒野爸爸的情人,當兩家成為法律上的親人之際,爾後五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關係何其微妙,看了讓人不禁拍案叫絕。
- Dec 13 Mon 2010 06:54
《岬》:原生家庭的複雜,與社會底層中性與暴力的充斥
日本已故作家中上健次(1946-1992),是第74屆芥川獎得主之一,1976年他以描繪具有複雜血緣的原生家庭為題的《岬》,奪得了該屆的殊榮,成為日本戰後第一位芥川獎得主,相對的和他同時獲獎的岡松和夫,名氣不如中上健次來得響亮。中上健次成長於複雜血緣的家庭裡,父母親都是再婚,梅開二度,彼此都有自己的子女,並且都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乍看之下一屋子裡人丁眾多,實際上在手足之間,存在著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難以分解,而又似是而非的複雜血緣,整個家就是血緣的大熔爐十分龐雜,中上健次在父母離異後跟著母親改嫁換姓,對繼父而言是個「拖油瓶」,矛盾的親情(姻親)關係一直陪伴著他長大成人,最後,幻化為小說中的情景。
數十年前,台灣的小說家楊小雲曾撰寫一本長篇小說《千里煙雲》,女主角在父母離異之後跟著母親生活,母親改嫁之後,她有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妹妹是繼父的女兒,但女主角和中上健次不同的是,母親和繼父的再婚不只一次,兄弟姐妹也從來不只一位,整個家裡固然熱鬧異常,但熱鬧泰半來自紛擾的是非,中上健次12歲那年,年長他12歲的哥哥木下公平上吊自殺,哥哥的死帶給他莫大的衝擊,也是小說裡幾乎一成不變的風景。
數十年前,台灣的小說家楊小雲曾撰寫一本長篇小說《千里煙雲》,女主角在父母離異之後跟著母親生活,母親改嫁之後,她有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妹妹是繼父的女兒,但女主角和中上健次不同的是,母親和繼父的再婚不只一次,兄弟姐妹也從來不只一位,整個家裡固然熱鬧異常,但熱鬧泰半來自紛擾的是非,中上健次12歲那年,年長他12歲的哥哥木下公平上吊自殺,哥哥的死帶給他莫大的衝擊,也是小說裡幾乎一成不變的風景。
- Dec 09 Thu 2010 06:07
《TURN-迴轉》:時空的孤獨旅人,冷暖自知

此外,作者還讓真希遇到了一位和她相同遭遇的柿崎,一樣被時間捉弄,被棄置於時空的孤島裡,可惜兩人時間的重疊之處不多,只能做短暫的相會,作者還在書末,以兩人的情況做了簡單的說明,嚴格來說,真希的時間是從15:14' 59",柿崎則是15:19' 59",時間的迴轉以一天做一個循環,翌日便會將自己做的事清空,於是真希想寫日記,還是失敗了,真希的孤獨無以復加,比起魯濱遜的處境更是淒涼,針對真希本人的情境上處理,在時光洄流為題的小說裡還是頭一遭。
- Dec 06 Mon 2010 07:41
《向田邦子的情書》:不倫戀與長女的無私奉獻
向田邦子是日本第83屆直木獎得主之一,於1980年以三則短篇獲獎,在中譯本部份是收錄在《回憶.撲克牌》裡,很遺憾她在獲獎的翌年,為尋找寫作的題材來到台灣,不幸因空難驟然離世,向田邦子死得倉促,和她的父親、弟弟死於心臟病猝死,一樣都是匆忙之間沒有讓家人有所準備,對向田家而言,這樣的匆忙勢必留下了許多遺憾。
《向田邦子的情書》是由她的小妹和子彙整出來,在邦子亡故之後,於1981年妹妹為她整理遺物,但是真正閱讀書信是在2001年,其間相隔了20年之久,對姐姐不甚瞭解的妹妹在讀完情書之後非常驚訝,許許多多的事情如同發現新大陸使人驚愕,一來是邦子和弟弟妹妹的年齡有一段差距,邦子和和子相差9歲,和大妹迪子相差6歲,二來是邦子的工作忙碌,還要扛起家中的事務,替父母分憂解勞,但憑著邦子對弟妹關愛有加,始終不曾有過距離,於是這種無形的疏離感,化為一種祕密、一個謎團,存在於家人之間密而不宣。所以,在《向田邦子的情書》一書裡,前面是邦子和男友的書信,以及男友的日記,後面的篇篇短文就是和子對姐姐的思念、崇敬,以近乎孺慕之情,追憶早逝的邦子。
《向田邦子的情書》是由她的小妹和子彙整出來,在邦子亡故之後,於1981年妹妹為她整理遺物,但是真正閱讀書信是在2001年,其間相隔了20年之久,對姐姐不甚瞭解的妹妹在讀完情書之後非常驚訝,許許多多的事情如同發現新大陸使人驚愕,一來是邦子和弟弟妹妹的年齡有一段差距,邦子和和子相差9歲,和大妹迪子相差6歲,二來是邦子的工作忙碌,還要扛起家中的事務,替父母分憂解勞,但憑著邦子對弟妹關愛有加,始終不曾有過距離,於是這種無形的疏離感,化為一種祕密、一個謎團,存在於家人之間密而不宣。所以,在《向田邦子的情書》一書裡,前面是邦子和男友的書信,以及男友的日記,後面的篇篇短文就是和子對姐姐的思念、崇敬,以近乎孺慕之情,追憶早逝的邦子。
- Nov 28 Sun 2010 00:38
《天璋院篤姬》:聰明絕頂的江戶巾幗英雄

作者為篤姬立傳的理由,其實是有鑑於日本的歷史一直輕忽女性的存在,加上她自己也已經走到了篤姬年近五旬的年紀,正是為人婆婆的時候,1984年(昭和59年),她開始執筆撰寫篤姬的生平軼事,如今,《天璋院篤姬》創下了日本大河劇史上最高收視記錄,由此可見,篤姬在江戶末期的風采,是深深地植入日本國民的心中。
- Nov 15 Mon 2010 06:38
《有頂天家族》:禍起蕭牆,家族的內鬨與鬥爭

狸貓的名門望族下鴨家,從平安時代伊始,世世代代長住在京都的糺之森,奈何一家之主總一郎的四個兒子,實在不怎麼爭氣,乍看之下,更像是將橫溝正史的作品世界移到了狸貓家族來,狸貓也有名門望族,子孫不肖,死對頭其實就是總一郎的兄弟,是下鴨家的分家,繼承家族的人選理所當然都是長子,金閣、銀閣的貍貓說穿了都是一家人,家族裡的閒隙,向來都是從「繼承人」的位置開始,正是所謂的禍起蕭牆。
- Oct 11 Mon 2010 06:39
《人間失格》:走到人生的毀滅之處

太宰治是日本當代自殺作家當中其中一位,《人間失格》一如三島由紀夫的《假面的告白》是半自傳體小說,書本同樣單薄,縱橫在純文學領域裡各有千秋,兩本都是必讀的經典之作,《人間失格》的主角大庭葉藏,也是作者的化身,作者從他的青少年時期一路描繪到中年,而太宰治投河自殺時年僅39歲,本書於是就成了他的遺世之作。
- Oct 09 Sat 2010 06:39
《多田便利屋》:直達~幸福便利站
三浦紫苑是2006年日本第135屆直木獎得主之一,她以《多田便利屋》一書和森繪都的《隨風飄舞的塑膠布》同時獲獎,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系畢業。說起她的父親三浦佑之,是知名的古代文學、傳承文學研究家,同時也是千葉大學的教授。對三浦家來說,正是虎父無犬女。
2000年,她以自身就職經驗,發表處女作《給搏鬥的人一個圈》(暫譯,日文書名:格闘する者に),2004年發表的《丈夫.父親.外遇情人:我所說的他》(舊譯:我所說的他,日文書名:私が 語りはじめた 彼は)入圍第18屆山本周五郎獎、日本書店大獎第九名,2005年《從前從前的故事》(暫譯,日文書名:むかしのはなし)入圍第133屆直木獎,她以雄厚的家世背景,在文壇迅速竄起,以精煉的文字、多變的題材,成為當紅人氣女作家之一。
2000年,她以自身就職經驗,發表處女作《給搏鬥的人一個圈》(暫譯,日文書名:格闘する者に),2004年發表的《丈夫.父親.外遇情人:我所說的他》(舊譯:我所說的他,日文書名:私が 語りはじめた 彼は)入圍第18屆山本周五郎獎、日本書店大獎第九名,2005年《從前從前的故事》(暫譯,日文書名:むかしのはなし)入圍第133屆直木獎,她以雄厚的家世背景,在文壇迅速竄起,以精煉的文字、多變的題材,成為當紅人氣女作家之一。
- Sep 22 Wed 2010 06:30
《太陽之塔》:住宿大學生荒誕的寫照

那麼閱讀《太陽之塔》,就是回歸到森見登美彥寫作的起點,本書是他的處女作,不僅入圍第137屆直木獎,還是第15屆奇幻小說獎的得獎之作,關於校園青春的題材俯拾皆是,《太陽之塔》寫大學生的生活入木三分,作者以一位男性之姿,在寫作的當下他還在就讀當中,於是他將學校生活完全融入故事的情境裡,戀愛、交友、宿舍、讀書等等,對於學生而言,戀愛和交友一定至上,讀書亦一定是擺最後,因此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和他日後的作品風格,相較之下不會相差太遠,也就是說,從處女作便能看出森見登美彥已經在風格上定了型,至於他會不會改變部份的元素,目前還無法預知。
- Sep 21 Tue 2010 00:25
《重生》:世間炎涼之下的冷酷磨難

因此,桐野夏生於2007年發表的作品《重生》,一樣具有黑暗的風格,不遑多讓的是,亦是令人感到害怕,能夠將逐本作品成功地讓讀者感到害怕,真是一位辣大姐,但也拜此等特色之所賜,《OUT主婦殺人事件》才會入圍愛倫坡大獎。
- Sep 16 Thu 2010 00:27
《狗狗,有你真好》: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生活剪影

狗兒長年陪伴著人類,無論身在何處,不論是家犬、流浪狗,或是特殊身份的狗,我們都可以見到狗的蹤影,關於狗的故事,或者知名譯者劉慕沙和她的女兒能夠明白,身邊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尤其她的小女兒朱天衣又是收容了大量的流浪狗,正悉心照護,狗是她們最要好的朋友。
- Sep 07 Tue 2010 06:44
《利休之死》:一代茶聖的殞落與無懈可擊的審美
千利休(1522-1591)是日本史上著名的茶道人物(茶頭),後世尊之為「茶聖」,但利休是後來的稱號,「千」是姓氏,他的幼名是「與四郎」,19歲之後改名「宗易」,號「拋笙齋」,1585年由天皇賜名為「利休」,從此之後,他便以「千利休」之名聞名天下,並流傳於後世。可惜但不知何故,和豐臣秀吉意見相左被賜死,一位年過七旬的老者,因茶道而德高望重,如此切腹自殺還被梟首示眾,在他的人生上留下一個污點,非常遺憾。
日本第140屆直木獎得主之一的山本兼一,正是以千利休的生平為底蘊,寫出得獎之作《利休之死》,一位赫赫有名的茶頭竟爾切腹自殺,兼之梟首示眾,固然是伴「君」如伴虎,利休年過七旬仍舊免不了如此下場,實在無比淒慘,對於擅長撰寫歷史小說的作者,在入圍兩次大獎之後,以本書奪得大獎,重現利休身為茶頭的風光,又由於本書以探討利休的死,逐篇以編年體方式劃分,將時間點滴洄流到過去,從利休身邊的人們的角度看待主角,最後再拉回切腹現場,使人憮然的情境從中流竄,一代茶聖的殞落,唯今只能供後人憑弔之。
日本第140屆直木獎得主之一的山本兼一,正是以千利休的生平為底蘊,寫出得獎之作《利休之死》,一位赫赫有名的茶頭竟爾切腹自殺,兼之梟首示眾,固然是伴「君」如伴虎,利休年過七旬仍舊免不了如此下場,實在無比淒慘,對於擅長撰寫歷史小說的作者,在入圍兩次大獎之後,以本書奪得大獎,重現利休身為茶頭的風光,又由於本書以探討利休的死,逐篇以編年體方式劃分,將時間點滴洄流到過去,從利休身邊的人們的角度看待主角,最後再拉回切腹現場,使人憮然的情境從中流竄,一代茶聖的殞落,唯今只能供後人憑弔之。
- Aug 31 Tue 2010 06:28
《信玄戰旗》:戰國時代第一名將的生平軼事

松本清張的《信玄戰旗》是一本歷史小說,主角就是武田信玄本人,他在撰寫推理小說之餘,也曾考證一些歷史人物,松本清張高度關切日本的一切,非常愛國,他如此熱忱、熱烈的心反應在對過去的歷史和當下的時事(勢)方面,因而在日本各地得到了廣大的迴響,對於《信玄戰旗》一書,能讓武田信玄極是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不枉松本清張在當年實地考察一番。
- Aug 22 Sun 2010 06:17
《日本的黑霧》:飽受國外處處干預的陰謀事件
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具有濃濃的社會性,幾本代表作如《點與線》、《砂之器》、《零的焦點》等,以社會性濃厚聞名後世,被譽為社會派推理大師,即使在他過世後多年、2009年是他的百年誕辰,日本文壇、媒體紛紛舉辦了各項活動,或是將大師的作品拍成日劇,原先已拍過的再由當紅的演員重新詮釋,無論是新的,還是重新包裝過的,不外是讓場景、卡司陣容更加華麗,由此可見松本清張對日本的影響力,極是深遠。
但松本清張作為一位社會派推理大師,除了寫出社會性濃厚的推理小說,還有對當時日本社會上發生的重大案件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並訴諸筆墨,例如《日本的黑霧》、《小説帝銀事件》和《昭和史發掘》等,就《日本的黑霧》而言,在日文原著分成上、下兩冊,收錄13則關於日本重大事件的報告,這些重大事件,可謂是震驚全日本舉國上下,再加上作者成書的年代,是戰後日本最蕭條的年代,尤其日本做為戰敗國,在多方面受到限制,在日本境內尚有許多美國人出入境,並深受其干預,而除了美國,還有亞洲最大國-俄國,日本夾在美國和俄國之間,進退不得,就連事件發生了,也只能唯唯諾諾,受它們的擺佈。
但松本清張作為一位社會派推理大師,除了寫出社會性濃厚的推理小說,還有對當時日本社會上發生的重大案件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並訴諸筆墨,例如《日本的黑霧》、《小説帝銀事件》和《昭和史發掘》等,就《日本的黑霧》而言,在日文原著分成上、下兩冊,收錄13則關於日本重大事件的報告,這些重大事件,可謂是震驚全日本舉國上下,再加上作者成書的年代,是戰後日本最蕭條的年代,尤其日本做為戰敗國,在多方面受到限制,在日本境內尚有許多美國人出入境,並深受其干預,而除了美國,還有亞洲最大國-俄國,日本夾在美國和俄國之間,進退不得,就連事件發生了,也只能唯唯諾諾,受它們的擺佈。
- Aug 14 Sat 2010 06:17
《花暖簾》:不折不撓,癡傻的曲藝場阿信奮鬥之路

山崎豐子的家庭背景和《暖簾》裡的主角一樣,從事昆布買賣的生意,所以對於大阪商人的刻苦耐勞、胼手胝足的形象,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腦海之中,而《花暖簾》和《暖簾》相近的理由,在於主角由男性換成女性-河島多加,行業別由昆布買賣轉成和服店,再轉成曲藝場,但主角奮鬥的心路歷程、時空背景幾乎相同-時代的變遷也許會影響生意,或不得不接受轉型的事實考驗,兩本書的主角奮鬥的動力始終不變。
- Aug 12 Thu 2010 06:03
《在海上等你》:上班族女性的細膩心情記事
日本芥川獎得主之一的絲山秋子,2005年以《在海上等你》一書成為第134屆芥川獎得主,恰好和同屆的直木獎東野圭吾一同接受日本文壇的最高榮譽。絲山秋子和山田詠美、角田光代等人,都是橫跨直木獎和芥川獎兩大獎項實力的雙棲作家,2003年以《只是說說而已》獲得第96屆文學界新人獎、入圍129屆芥川獎,2004年以《袋小路之男》獲得第30屆川端康成文學獎。《海仙人》入圍第130屆芥川獎、《勞動節》第131屆芥川獎。此外,她還有入圍直木獎的經歷,2005年以《逃亡大胡鬧》入圍第133屆直木獎,能夠擁有直木獎和芥川獎兩大獎項的實力,絲山秋子銳不可當,她的作品值得推薦。
《在海上等你》一書收錄兩則短篇小說,一是入圍第131屆芥川獎的《勞動節》,一是同名短篇,絲山秋子在寫作之前是個上班族,經常在各地調度,亦累積了許多工作經驗,於是她和山本文緒一樣,寫下了許多刻劃女性上班族的心情寫照,上班族的甘苦談,盡收眼底。《勞動節》和同名短篇的主角同樣都是上班族,唯獨一位失業,一位在職,兩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未來的路還很長,她們各自抱著自己的希望無懼地走下去。
《在海上等你》一書收錄兩則短篇小說,一是入圍第131屆芥川獎的《勞動節》,一是同名短篇,絲山秋子在寫作之前是個上班族,經常在各地調度,亦累積了許多工作經驗,於是她和山本文緒一樣,寫下了許多刻劃女性上班族的心情寫照,上班族的甘苦談,盡收眼底。《勞動節》和同名短篇的主角同樣都是上班族,唯獨一位失業,一位在職,兩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未來的路還很長,她們各自抱著自己的希望無懼地走下去。
- Jun 22 Tue 2010 06:12
《在助手席上跳舞》:人生的意義?

芥川獎作家伊藤高巳,於2006年以《捨棄在八月的路上》一書獲得第135屆芥川獎,處女作《在助手席上跳舞》是他就讀大學時的作品,他的寫作功力也在當時見了真章,該書是第32屆文藝獎的得獎作,伊藤高巳擅長於描寫年輕人無憂、徬徨的心理,筆下的主角大多相當年輕,《捨棄在八月的路上》裡的主角很有可能是年齡最大的,於是這些主角們訴說著少年的煩惱,但少年不識愁滋味,看在成人的眼裡實在微不足道,換句話說,伊藤高巳敘述年青人的心態相當細膩,寫他們的年少無知、不解世事,對未來還沒有周延的規劃,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和眾人擦肩而過,偶然的聚首,經常性的分離,留下的是兀自悵惘的自己。
- Jun 18 Fri 2010 06:38
《家守綺譚》:以花為伴,妖魔為友

《家守綺譚》的主角綿貫征四郎,生在日本明治時代,是一位落魄不得志的文人(就是三流作家啦),每天為了筆耕,寫稿餬口度日,某日他接受亡友高堂父親的邀請,住進亡友的老家,順便照看著高堂家偌大的宅邸和庭院,基於是明治時代,想必也是明治末期,書中有火車等先進產物,建築仍是屬於日式庭園,加上日本人貫有的奇想,往往揮灑在靈異、奇幻或科幻方面,綿貫美其名是家守,當中又有多少趣談在其中?作者選用「綺譚」二字,縱然書中靈異不斷,但因庭院的花花草草而起,植物和靈異相輔相成、互為經緯,故事的氛圍既是優雅且閒逸,綺麗而美好,成就了「綺譚」,乍看之下,一度會以為本書是本散文集。
- Jun 10 Thu 2010 12:19
《隨風飄舞的塑膠布》:幸福的距離?
森繪都是一位撰寫兒童讀物的作家,並且是兒童文學獎項的常勝軍,過去,從她的學經歷就能瞭解到她何以能在兒童、大眾文學兩兩得意的理由,她曾先後畢業於日本兒童教育専科學校、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系,畢業後每每創作兒童文學,輝煌的成績在兒童文學的領域奠定不敗的地位,直到開始入圍直木獎之際,便是她轉型成為大眾文學作家的剎那,此處和過去撰寫輕小說為主轉型的櫻庭一樹異曲同工。無論是森繪都,還是櫻庭一樹本人,她們轉型的動機著實耐人尋味,最重要的是,在她們轉型之後,毋須假以時日,旋即迅速地奪下直木獎的殊榮,才是她們致勝的關鍵,2005年她以《太陽傘下》(暫譯,日文原名《いつかパラソルの下で》)入圍第133屆直木獎,敗給朱川湊人的《花食》,翌年才以《隨風飄舞的塑膠布》一書和三浦紫苑的《多田便利屋》同時成為第135屆的得主,森繪都在寫作上步步高昇,格外教人羨豔。
《隨風飄舞的塑膠布》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書寫各行各業的底蘊,尚有佛像修復師和聯合國UNHCR職員等特殊的行業,主角有男有女,但他(她)們不約而同地,為自己庸庸碌碌、困頓紛擾的生活當中,尋找一個幸福的方向、心靈的港灣,幸福的距離是近還是遠?沒有固定的答案,有時比比皆是,有時遙不可及,追尋幸福的方式因人而異,彼時,主角們又如何衝破生活的困頓,拉近自己和幸福的距離呢?
《隨風飄舞的塑膠布》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書寫各行各業的底蘊,尚有佛像修復師和聯合國UNHCR職員等特殊的行業,主角有男有女,但他(她)們不約而同地,為自己庸庸碌碌、困頓紛擾的生活當中,尋找一個幸福的方向、心靈的港灣,幸福的距離是近還是遠?沒有固定的答案,有時比比皆是,有時遙不可及,追尋幸福的方式因人而異,彼時,主角們又如何衝破生活的困頓,拉近自己和幸福的距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