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推理小說家喬治.佩勒卡諾斯是美籍希臘人,1957年出生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附近的馬里蘭州銀春市,土生土長,現在仍和家人住在當地。作品以推理小說為主,共分三大系列,此外他也撰寫電視劇本,《黯夜園丁》成書於2006年,是他三大系列以外的書籍,故事的地點位在他的住處不遠,而他所有的作品當中都以華盛頓做為舞台。主角古斯.雷蒙、丹.哈立德和T.C. 庫克,三個人相聚首的情形如同丹尼斯.勒翰的《神祕河流》一般,都是為了「迴文謀殺案」寢食不安,如今20年後命案再度爆發,有可能是歹徒重出江湖,抑或是模仿犯出現,橫在心中的那條弦再次緊繃起來。
「迴文謀殺案」在於被害人的名字正寫反寫都是同樣拼法(P.19),由字母順序唸或倒著唸都是相同,夏娃(Eve)、奧圖(Otto)和艾娃(Ava)這三人,很顯然就是歹徒很刻意地計劃犯罪,喜歡玩文字遊戲,於是歹徒有了「黯夜園丁」的綽號,在重案組裡不脛而走。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島對所有的作家而言,泰半具有一種難以名狀,而又不可告人的奇妙色彩,筆下的主角們來到小島,彷彿是一觸即發,成為他們人生中的轉捩點。印象中第一座小島來自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而後是柯琳.馬嘉露的《刺鳥》、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等書都是,將成書的年代再拉近一點,舉凡丹.西蒙斯的《極地惡靈》、維多莉亞.希絲洛普的《孤島戀人》等,推理小說當中的小島(孤島)更是不在話下,史蒂芬.金(以下稱「老金」)的《魔島》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常常給我一種神乎其技的感覺,從心所欲,無人能出其右,以驚悚為主、奇幻為輔,賦予讀者一種「嚇很大」的感覺,目前為止,小說中的題材很少和別人重疊,真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魔島》的驚悚來自於人的內心深處,屬於心理懸疑,主角艾德格.費曼多原先在建築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呼風喚雨讓他好不得意,一場意外之後,他大難不死,卻從此變成身心障礙人士,除了來自肉體上的痛楚,精神層面也備受折磨,費曼多對此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在他孑然一身之後,他彷彿受到召喚,來到杜馬島獨居、作畫,意想不到的是,許多怪事開始層出不窮的蜂擁而至。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一書問世以降,旋即大受好評,坊間也紛紛推出和這部作品類似的歷史懸疑小說,歷史對後人而言從來都是個謎,不斷地探索、考證,才有些微的蛛絲馬跡,歷史懸疑小說只要佈局妥當,便能輕鬆地撩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盜圖賊》是其中之一,既有歷史懸疑的氛圍,也有寶物爭奪戰的情節,就在世風日下,人心叵測,寶物爭奪戰是一種人性的試煉,一張神祕遭竊的古航海圖,或者藏有不為人知的寶藏呢。
書中分成三條故事線進行,一是落在明成祖時代,鄭和下西洋尋找失蹤的明惠帝,藉以宣揚國威,鄭和麾下一位才華洋溢的製圖師馬植,二是1496年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一位傑出的領航員安東尼奧.高羅受命保護寶物,三是21世紀的現代,紐約的瑪拉.克伊納受僱尋找失竊的美術品。兩段帝制時代的背景,突顯小人物們對皇帝(國王)的忠誠,與危險壓迫時的種種無奈,瑪拉面對一個新客戶,她也得時時留意客戶的心態,隨機做出調整,抓住客戶的心理,和尋找寶物等同重要,在在考驗瑪拉的機智。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對似曾相識的戀人,在時空無情的擺佈之下,他們來來去去,肯恩.格林伍德的《REPLAY》,彷彿就是奧黛麗.尼芬格的《時空旅人之妻》,或是恩田陸的《獅子心》,是一本奇幻的經典作品,日後許多描述時空切換的小說,紛紛以它做為藍本,奉肯恩為一代宗師。書中主角電台記者傑夫.溫斯頓因心臟麻痺猝死,一切是那麼的措手不及,在43歲突然間猝死,實在是英年早逝,尤其他正在和妻子琳達通電話,驀地被死神攫走,聽筒的另一端了無聲息,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傑夫卻對死亡很有「感覺」,孰料自己再度醒來之際,竟然回到了西元1888年,那年他18歲。
但是如果他已經死了,為什麼他能意識到自己無法呼吸?或意識到任何事?就死了這件事來說,這不該發生。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除了愛情小說多如過江之鯽,詮釋生命的小說亦是俯拾皆是,作家一寫再寫,我們再三閱讀,都是為了青春一去不復返,人生沒有replay,不能重頭再活一遍,在英國小說家珍妮.唐涵的筆下,有一位16歲的妙齡少女泰莎.史卡特,偶然間接到了死神的黑色請柬,於是她被診斷出血癌末期,越是年輕的生命,得到了不治之症,我們也就越對他(她)感到惋惜,不過,作者不打算寫出親友對她的憐憫、憂傷,她全力著墨在泰莎如何走完她的最後一程。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看完全書,我們必須承認一件事,泰莎是一位很勁爆的少女,她很樂觀地接受癌症末期的事實,也很配合醫生給她規劃的各種療程,以致於突發奇想,她想要做一些平常做不到的事,對於一個行將就木的病人,親友們都會接受病人的各種請求,讓她開心,沒有遺憾地告別人世。所以,泰莎狂放不羈、放浪形骸,做盡一切驚人之舉,嘗試過去不曾想過的事,乍看之下她是放縱自我的,想必她平常是個乖乖牌吧。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珍.約翰生的《第十樣禮物》,是她於2005年遠赴摩洛哥,為了研究1625年巴巴里海盜,從康瓦耳教堂擄人與在北非進行販賣人口的種種暴行,以及母親的祖先當中有人遭到擄掠的傳聞,想要詳加驗證。當時許多人因而淪為奴隸,過著慘無人道的生活,就這麼在遙遠的異國工作,她邂逅了自己未來的伴侶,於是跨越了文化、語言等隔閡,她和柏柏爾新郎結為連理,珍原本就是作家兼出版人,很像是詹宏志先生、何飛鵬先生在出版業扮演的角色,結婚後她定居在摩洛哥,接續她原有的事業,珍是事業與愛情兩得意,世上再也沒有比這些更完美的事。
所謂的「第十樣禮物」,書本的扉頁上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泰塔妮亞.哈迪撰寫的《玫瑰迷宮》,很訝異時序來到21世紀,世界上還有女巫的存在,對於女巫,很自然地聯想到J.K. 羅琳筆下的妙麗.格蘭傑,泰塔妮亞.哈迪一頭金黃色的鬈髮,和妙麗又非常的相像,從她的身上告訴我們的,她不只長得像妙麗而已,她是一位白女巫,從過去英國在1735年頒布的「巫術法案」,1951年英國首相邱吉爾走馬上任之後,廢除該項法案之後,兩百多年來備受打壓的巫師們,總算不用偷偷摸摸過日子。從泰塔妮亞.哈迪的處女作《玫瑰迷宮》,她還告訴讀者大眾,自己滿腹經綸,身為一個女巫,會的不只一些如法術等抽象的東西而已。
《玫瑰迷宮》主要從一位性命垂危的老婦人黛安娜,找錯了繼承人所引來的喧然大波的故事開始,但這不是一樁大烏龍,而是情非得已,她只得留下謎樣的遺書給次子威爾,期待「拋磚引玉」,日後能夠出現一位女性的繼承人,延續「玫瑰十字會」守護聖女的使命,無論是母系,還是女系,斷不能出現男性繼承。正因為這樁烏龍不得不發生,連帶讓威爾跟著媽媽的腳步離世,身為威爾的哥哥,亞歷斯,他和他的病人露西決心找出媽媽留下的謎團。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謎樣的女子伊娃,在回憶錄裡寫下自己誓言要殺死自己的媽媽的往事,一段段的往事頓時浮現腦海,不斷地糾結,殺人原本就是一件聳動的事,在推理小說裡顯得稀鬆平常、在現實生活中便是驚世駭俗,尤其是殺死自己的媽媽就是聳動加倍再加倍。伊娃年紀輕,做事有計劃,每每執行一件事都會思考很久,因而事事看起來縝密萬分而不疏漏,她是個使壞(犯罪)的天才,正因如此,成就了瑞典作家瑪麗亞.恩妮斯坦筆下的《巴斯特的耳朵》。
伊娃的媽媽是個不愛家庭愛帥哥的女人,生來不屬於家庭的一份子,只愛搔首弄姿,女為悅己者容,她卻是過了頭。作者在書中的幾個人物,針對個性方面設定得十分鮮明,伊娃和媽媽這對母女擁有極端的個性,但在家庭的責任與義務方面,媽媽的的確確是個怪人,媽媽太任性,愛記仇,過度的情緒化,自私、冷血,向來憑著自己的感覺做事,她是天生的交際花,過著奢華、浪費的生活,喜歡當個社交名媛,而後周旋在男人堆裡,老少通吃,並且耽溺在男人的逢迎、巴結,有時逢場作戲,有時又情難自已,於是才會栽在伊娃的親生父親-賽門的身上,甚至,讓他擺了一道。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籍猶太裔小說家尼爾.蓋曼擅長寫奇幻、科幻小說,角色方面主要環繞在神、鬼和妖魔之間,從目前坊間已出版的《美國眾神》、《阿南西之子》、《魔是魔法的魔》、《第十四道門》和《星塵》等,以及和泰瑞.普萊契合著的《好預兆》,他也跨界撰寫童書《那天,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此外漫畫、散文、電視劇本、歌詞創作等無所不包,他因而被譽為「美國之寶」,名列《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十大後現代作家,史蒂芬.金更封他為「故事寶窟」,如同「文壇的達文西」多才多藝,像尼爾.蓋曼這樣的奇才在文壇的確相當少見。
《墓園裡的男孩》原名是「墓園之書」(The Graveyard Book),原先以為是一位喜歡留連在墓園的小男孩,其實不是,奴巴弟.歐文斯原先成長在一個普通人家的家庭裡,可惜一位名叫「傑克」的殺手殺光他的家人,父母和他的姐姐,本來殺手打算要把奴巴弟一起送上西天的,但是他太好動,以致於從搖籃爬下來,一路爬到了離家不遠的墓園裡,這下子驚擾了在那裡長眠、安息的鬼魂們,眾「鬼」們憐憫他從今而後孑然一身,是個孤兒了,決心收養他,那末,墓園便是他的家,他從此叫做奴巴弟(巴弟),英文就是「Nobody」,小名則是「body」,存在於「Nobody」和「body」之間,相當搞笑,當然,只有巴弟看得見鬼魂們,並不是他有陰陽眼,而是墓園就是他的家,換言之,那裡的「父老鄉親」都是他的鄰居好友。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故瑞典小說家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1954-2004),生前曾任職瑞典中央新聞通訊社,並且在工作之餘積極投入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由於他長期投入,並致力於揭發瑞典境內極右派組織的行動,因而多年來一直遭到生命威脅與恫嚇。他從2001年開始撰寫「千禧」系列,《龍紋身的女孩》是第一部,書中有許多描述,關於瑞典國內的政局,以及嚴重的兩性不平等,女主角莉絲.莎蘭德便是眾多瑞典女性當中的一個投影,在瑞典,男人幾乎以下半身思考,並且以下半身支配女人,權衡女人的輕重,於是性侵害、性暴力,威脅、恫嚇等嚴重違反女權的行為紛紛出籠,瑞典男人為所欲為,女人大多保持緘默,忍氣吞聲,拉森寫下「千禧」系列,正是呼籲大家對女權的重視,關切瑞典的社會問題。
瑞典有十八%的女性曾一度遭男性威脅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高齡82歲的美國懸疑天后瑪麗.海金斯.克拉克,她的第三部作品《夜半陌生人》(A Stranger Is Watching)成書在1977年,瑪麗的作品風格大致雷同,筆下不外有堅強的女性,故事中並以她們做為核心,在兇手的魔爪中,無論是否能夠成功地逃脫,她們都是堅強地面對一切,對於讀者大眾有正面的激勵作用。
《夜半陌生人》就是描述麥莎和歹徒對峙的情節,而這位歹徒別名「陌生人」、「狐狸」,曾對一家做出致命的一擊,他的元配妻子妮娜死在這位冷血、殺人不眨眼的惡徒手裡,因為這場凶案,許多人對它耿耿於懷,忘也忘不掉,尤其是小男孩尼爾,他是唯一的目擊者,以及那19歲的少年湯羅納,他是這起事件的代罪羔羊。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喬普拉是美籍印度人,1969年印度醫學科學院畢業後,翌年他和妻子移民到美國,在新澤西的醫院實習,他是一位內科醫師,並開設一家大型私人診所。1981年開始,他開始致力於身心治療,並廣泛地推動,1996年他和大衛西蒙博士共同設立喬普拉中心,從此在美國知名城市裡設置分支機構,目前喬普拉擁有內科醫師、作家、哲學家,及精神教育學家等多重身份,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偏向於醫學、哲學,以及宗教信仰,透過文字,對讀者啟動心靈的能量,這樣的書籍,類似布蓮達.瑪娜比的《心願磁鐵》,說不定兩人是同行呢。
「凡人佛陀」指的是釋迦牟尼,信徒們的佛祖,他在俗家的名字是悉達多.喬達摩,是印度境內小國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的兒子,母親是摩耶夫人,悉達多含著金湯匙出生,是國家未來的國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甘願放棄身邊的榮華富貴的人實在少見,不過,一個人的出生,同時也決定好他(她)的個性,與未來,《凡人佛陀》在第一部「悉達多太子」裡提到,淨飯王為了杜絕太子看見人間悲苦的一面,他的作法很像是童話「睡美人」的場景-國王皇后下令將全國的紡織車燒掉,悉達多如同睡美人的際遇,他最終看見了眾生的苦難,而睡美人也碰上了紡織車,招徠了為人父母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拉.雷文(Ira Levin.1929-2007)是美國重要的小說家之一,22歲推出他的處女作《死前之吻》,1954年獲得愛倫坡獎,之後開始致力與舞台劇的創作,1987年以《死亡陷阱》再次獲得愛倫坡獎,回顧艾拉.雷文的一生,他的小說不多,只有七本,但也因為重質不重量的原故,他的每部作品都有極為傑出的表現,成績斐然,也幾乎都改拍成電影,小說是作家宣洩表演慾的途徑,但雷文似乎不熱衷寫出驚人的產量,他的作品當中,主要以驚悚、恐怖、奇幻等風格,2003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贈給他「推理大師獎」,褒揚他一生的成就,連史蒂芬.金對他讚譽有加:「他是技藝超群的瑞士製錶巨匠,我們其他人看來像打工的三流貨」,充份流露對雷文的景仰。
《巴西來的男孩》描述六個長相酷似的男孩,來自六個不同的地區、背景,但最奇妙的是,也著實令人瞠目結舌,六個年紀相當的媽媽,以及六個死於暴力,年紀和職業都相仿的爸爸,六個人彷彿是六胞胎,但實際上不是如此,而是透過一種特殊處理的基因工程,刻意在全球找了六對背景相當的夫妻,分別做了胚胎植入,實際上,身為為人父母,自然不可能接受這種胚胎植入母體的荒謬事情,除非,這六對夫妻都有嚴重的不孕症困擾著,但是,六對未免也太多了。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蘇珊.柯林斯的作品,主要撰寫奇幻方面的系列作,「格雷戈爾物語」(暫譯)的系列作讓她成名,《飢餓遊戲》是她的最新力作,贏得各方好評,讓她在文壇坐穩自己的地位,版權彷彿天女散花正急速地售出,說不定很快便能見到各國的翻譯本。
《飢餓遊戲》是一個詮釋人吃人的世界,它的格局、場景,彷彿就是線上遊戲,諸多虛擬的設定,令參賽者具有不同的等級,誰勝誰敗,端看出場的條件而定。當大家各自派出選手比賽之際,如同置身在一個競技場裡,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奧運,具有奇幻色彩,24個選手裡,凱妮絲便是選手當中之一,她是一個重視親情的女孩,平時和媽媽、妹妹小櫻三人相依為命,此刻不忍自己年幼的妹妹要參加如此殘酷的殺戮遊戲,她16歲,代妹出征,參加施惠國裡一場滅絕人性的比賽。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冷硬派推理作家丹尼斯.勒翰的《神祕河流》,成書在2001年,是接續在「派崔克/安琪」私探系列作之後的作品,勒翰的作品大都翻拍成電影,《神祕河流》在2003年上映,相較之下,多數的人認為電影的精彩程度勝過原著小說,尤其在人物的詮釋,更是可圈可點。
《神祕河流》裡的三個主角,有點像是史蒂芬.金的《勿忘我》的小朋友們,從小一起長大,之後各自發展一段故事,有喜有悲,這三個人-西恩.狄文、吉米.馬可斯和大衛.波以爾,因死亡而分開,又因死亡而重逢,彷彿是一條具有神祕色彩的河流,隔著一片薄紗,支配他們的命運,也沉埋他們的記憶、洗淨他們的罪惡,人的一生功過無可計數,大大小小的善惡實在數不清,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遍,NG再NG,他們一定說願意呢。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識過李查德筆下,浪人神探傑克.李奇無可抵擋的魅力之後,他在《地獄藍調》裡初登場,李查德開門見山地,也很鄭重、煞有其事地向讀者介紹他一番,這一位具有作者的縮影,生活無拘無束、行動來去自如,孑然一身沒有家累,更沒有其它偵探的不良嗜好,算是眾多偵探當中,一個優秀的乖寶寶。至於李奇如何優秀?他從西點軍校畢業之後,一流的名校讓他在部隊擔任憲兵,職階高過警察許多,從一般性勤務、機密保防到負責兇案偵查,前後共十三年。
如今李奇退休了,36歲當起偵探是不老不小,當起神探對他來說輕鬆自如,因為,他身上沒有任何證件、財力證明,動產不動產一概皆無,加上他沒有家累,像極了「四大皆空」,第一集正要大顯身手之際,他唯一的哥哥喬伊.李奇慘遭殺害,對他來說是情何以堪呢?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閱讀韓國作家的小說,如果能將閱讀多元化,廣泛地閱讀各國文學,是一件美事,那是欣賞一道文學風景,美籍韓裔作家李倫京,便是為台灣讀者開啟另一扇窗,造福蕞爾島嶼的閱讀新視界。
《鋼琴教師的情人》場景設在上個世紀,二次大戰前的香港,香港早在19世紀因為鴉片戰爭割讓給英國,在那裡於是匯集了許多金髮碧眼的老外,同時,社會階層也相當分明,在作者的筆下,以少婦克萊兒的角度,和同是英國人的威爾招惹一段婚外情,側寫威爾的過去,與現在,雖然只是相隔10年的光景,彷彿是電影「英倫情人」的濃縮版,當中寫盡上流社會的風華絕代,歌舞昇平,儼然就像上個世紀初的繁華上海,夜夜笙歌,如今香港在97大限回歸中國,政權轉移之後,盛景不再,只有蕭條黯淡的景象,不知是不是無處話淒涼?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尼斯.勒翰筆下的「派崔克/安琪」私探系列,主要以譴責暴力為主,暴力往往導致犯罪,光是暴力又可以細分為若干種,諸多的暴力寫成這一系列推理小說,藉以襯托派崔克和安琪這對情侶的互動,以情侶做為偵探組合,頭一次在丹尼斯.勒翰的作品裡碰到,隨著《戰前酒》、《黑暗,帶我走》,一直到《聖潔之罪》及第四本《再見寶貝,再見》,兩人的互動越來越有交集,情感越演越烈,彷彿兩人的濃情蜜意,可以和暴力相抵銷呢。
僅管每一集裡,兩人遇到的困難重重,以目前四本中譯本來說,兩人先是被跟蹤,而後綁架失去自由,其所遭遇的危難更勝於其它三本,尤其是製造這些暴力的人們有些是來自熟人,這一群偽善之人,最終露出他們的狐狸尾巴,說起來派崔克真是遇人不淑。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英國推理小說家雷金納.希爾的世界,以刑事主任安德魯.狄埃爾和探長彼得.巴仕可(Superintendent Andrew Dalziel & Inspector Peter Pascoe)兩人為主的警察程序推理小說,著重於警察辦案的細節、程序,細膩而詳實,警察程序推理小說從歐美國家當中源起、濫觴,美國和英國的推理小說當中,不乏看見許多傑作。
希爾為了區別多數推理作家筆下的偵探和助理的組合,在能力上差別懸殊,襯托主角的全才之餘,以互補的方式面對種種的難關,此處兩人以貧嘴不饒人,處處是唇槍舌劍的方式揶揄、嘲弄,不得罪上司,巴仕可優雅、從容以對,兩人相輔相成,亦是形成一種互補的局面,塑造一種全新的黑色幽默充盈在系列作裡,時而爆出無厘頭、時而驚見詼諧,有時也讓你倍感啼笑皆非,這都是作者讓讀者產生對系列作愛不釋手的絕佳理由。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推理小說新秀茹絲.紐曼的《扭曲的翅膀》,寫一位童年飽受父親家暴的凌虐的女孩,其中性侵害,動輒到全武行的演出,過去的景象慘不忍睹,長大後在校園裡又受到校園謀殺案的波及,她做偽證,也替人扛罪,倒楣到無以復加,理察.貝爾醫師撰寫的《我遺失的時間》,他將診斷筆記,以小說的型式寫成,故事裡的凱倫,如同《扭曲的翅膀》用了顯微鏡放大數倍,深刻的描摹,對一位家暴的受害者寫到入木三分,除了嘆息,似乎只能為她抱不平。
理察.貝爾醫師是一位精神病權威,行醫30年,具有雄厚的醫學資歷,他擁有伊利諾州立大學的精神病學醫學博士學位,以及西北大學創作碩士學位,既能行醫,也能創作,實力堅強,臨床經驗豐富,從《我遺失的時間》可以證實到這一點,在書中隨時可以見到的,是他在臨床診斷所做的筆記,一個人可以分裂成17種不同的人格,比起史蒂芬.金的「黑塔」系列作裡,具有雙重人格的蘇珊娜要來得強,多種人格在一個人的體內進行八國聯軍式的肆虐,會不會讓那個人失去自我,迷失了自己?我想是會的,說不定在生活的重重壓迫之下,還能藉此痲痺自己呢。
joycefai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